14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15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16水味: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17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18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19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20陈韵: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这个观点我认为适用于老陈茶和熟茶,对于新茶和纯料茶可操作性不强,而且有很多提法有重叠。茶气之说我不认同,新茶同样有茶气,不然是水气了。老茶茶气更多是温性(糖份本来是温的),温中下火发轻汗,更多药性,少了茶性。
第三、六味两性
一、香韵:独具特殊香型(如易武密香),韵味沉稳,不同的茶树根系深度不同,摄取的养分就极为不同,香韵就天壤之别,台地茶由于养分不足,内质较差,只能依靠拼配提升滋味,还有耕种施肥行为,只能体现出清香,而且此种清香随之后期的陈放1-2年就会消失,慢慢转为陈香。
二、甜度:甜度足,持久,此种甜说的是入口后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现,千万不能把回甘混为一谈,但其甜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盖,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后,能够将各项滋味分离品味,既能领略,新茶客很难品出,甜度也是鉴别好坏之处,但不是关键,而且只能大家慢慢修炼 。
三、茶汤:1、汤色:金黄通透2、粘稠度:粘稠感强,厚实度显著;
四、回甘生津:快、足、持久;
五、苦涩:苦涩平和,树龄大者,极难品出,化开速度快,活性足;
六、喉韵:舒爽,持久性均能达20-30分钟;
七、持续性:8—12;
八、稳定性:茶性稳定,后期陈香转化速度快,收藏价值较高。
以上观点,本人认为更适用于纯料、古树、台地新陈茶的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