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武夷岩茶赛上周二在熹
下一主题:客商在石家庄“世锦茶
5号茶样焙火时可能太心急,茶叶吃火只吃了表面,“等于没烤火”。陈郁榕老师开始对茶样进行严苛的审评。陈銮也认为5号茶样的加工表现如同毛茶,显然是焙火存在问题。4号茶样冲泡出来的茶汤较为浑浊,10号茶样茶汤微涩,11号茶样的茶汤微酸,这些瑕疵在商品中并不能称为“有问题”,但在强手如林的同台PK中,则成了硬伤。
相反,6号茶样(诗茗茶业)因为原料好,茶汤密实度高,晒青、摇青等加工环节也处理得比较好而受到评委的认可,成为了大红袍组的冠军。
2 水仙组茶样
比起大红袍组,水仙组的审评显然让专家更为难。在首轮冲泡后,3号茶样因为典型的酵香特点而成为热门话题,专家们表示,这种因为发酵不到位而产生的气味,其实是不好的。
通过多次的反复对比,最终7、8、9、12号茶样进入对决。在最后关头,7号茶样(仙草木)以原料底子好、水中带香、茶汤细腻的优势而摘得桂冠。8号茶样(诗茗茶业)因为既有品种的花香又有枞味而晋级第二。9、12号茶样则让评委们难以取舍。9号茶样(华夏韵正)虽然相比之下水感粗了点,但是品种特征明显,焙火也到位;12号茶样(夷发茶业)虽然烤火轻了一点,但是原料很好,茶汤也比较细腻,最终与9号茶样打成平手,并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