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尧:多元消费 以茶惠民
发布时间 2013-12-05 浏览 7140 次
>  茶泡得香、说得准、卖得好,茶店的生存与发展乃至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基本保障。

  以专业化和人文关怀为基础,多提供增值服务。过去,茶店讲究拼投资、拼硬件多。今后,将转变为以拼软件、拼服务为主。

  我一直在想,人们喝茶,消费的是什么?在家消费的是亲情、友情,在大自然中消费的是意境,来茶店消费的是专业。悟到这一点,再反观茶店业目前的水平,不难发现:让消费者回头消费的茶店不少,但觉得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还不多。怎么办?

  一是管理者与员工都要努力学习,掌握消费心理、完善服务。要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以及茶店定期内训中,有意识地增加消费心理学知识,多了解与本店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常识,力争掌握回头客、特别是会员的消费习惯,为提供专业服务、特色服务、差异化服务、高端服务、增值服务做好准备。

  二是茶店管理者要增强管理知识的学习,帮助员工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10年前,北京五福茶馆谭波女士提出:茶店要生存、发展,就要让顾客呆着舒服。7年前,我又加上一句话:要让顾客呆着舒服,先要让员工呆着踏实。管理者要在使用中善待员工、培养员工,注意调动员工积极性。员工出工又出力,愿意与企业一起成长,茶店的专业化和增值服务才能落实。

  三是专业机构要做专业的事。专业是一种素质,更是促进多元化茶叶消费的一张好牌。近年来,有一批消费者已经从喜欢茶到比一般茶店员工还懂茶。这既得益于茶店业的兴起与发展,也是对茶店业的一种鞭策与推动。业界必须在茶学专业、茶艺专业、旅游饭店管理专业和服务业行规等基础上,从茶叶、茶具、泡茶用水、茶叶泡饮方法、服务礼仪等基础环节入手,完善茶艺服务流程,强化茶店专业水准,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专业的产品、环境与服务。应该相信:茶店经营管理与服务越专业,消费者对茶叶会越有兴趣、越认可。

  四是茶店要多提供增值服务。大中城市茶店消费者对增值服务的需求呼声更高。茶是有感情色彩的商品,在茶店提供保值服务和增值服务时,要更讲究人文关怀。比如,给中老年顾客打电话,宜尽量避开午休时间、新闻联播时间和晚上10点以后的时间。又如,有条件的茶店在允许顾客存茶、代客养壶等基础上,宜逐步增加咖啡、红酒、雪茄、巧克力、字画、珠宝等供应,大力增加代客擦车、提供航班动态信息、值机服务、股市即时信息、天气预报、自动存取款机、茶艺培训、心理咨询、珠宝鉴赏等高附加值服务类项目。西安福宝阁、日照碧波大酒店、上海茗约茶会所、深圳八马茶店等提供增值服务相对较早。他们的经验表明:茶店业稳定茶水支撑的营业额而逐步增加服务支撑的营业额,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明智之举。尤其是,基于专业水准的增值服务,可以做到高贵不贵,物超所值,是实现茶店业低成本扩张和可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这一点,特别值得同行们借鉴。

  把茶店搬回家。茶文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在办公室、茶店、家庭这品茗三大空间中,家庭会越来越重要。在家喝茶,是享受天伦之乐或朋友深情的好方式,可以更自然地感受茶叶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比较随和的特性,帮助更多消费者了解茶、喜欢茶、享受喝茶聊茶或喝茶聊天的情趣,增加因茶而健康、因茶而快乐的人生阅历。

  反哺茶农,稳定茶产业发展

  多年来,我在参观了云南邦威、四川蒲江、贵州石阡、福建安溪等茶叶原产地之后,知道茶农太辛苦了、收入太少了。

  为了推动多元消费、以茶惠民事业的发展,呼吁向贵州都匀、福建福鼎、武夷山、山东海阳等地政府学习,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茶农。在此基础上,建议茶叶销区政府和茶商朋友们,适当回报茶农,帮助其他地区茶农像杭州、武夷山等茶农一起,加快因茶致富的步伐。

  接下来,茶农茶商都富了,种茶的更安心了、卖茶的更上心了、喝茶的更放心了,传承茶文明的千秋大业就成功一半了。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发源地,茶元素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已经活跃了5000年。现在,中国消费者人均喝茶已近500克,茶叶出口30多万吨。推动多元消费、以茶惠民事业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要做很多工作。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乐茶乐活已经演变为一种充满了健康、和谐色彩的生活方式。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