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驹:干仓“砸”湿仓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4-02-13 浏览 8523 次
,白天和夜间温差大,室内和室外温差大,山顶和山脚温差大。晒青毛茶水分一般保持在12%以上,为防止破损,马帮捆扎运输前还要再撒清水回软茶包。走入干热河谷气温颇高,走上山顶空气凉爽,加上白天升温,夜里降温,茶胚在不停的一伸一缩。运输方式改变后,时间大大缩短,在存放中继续保持正确的发酵陈化尤为重要。

江先生试验过,一块茶饼在干燥地点存放了十年,变化不大。片面强调干仓,结果是老子存茶,儿孙辈享受,意义有多大?因工作关系,我经常在昆明茶厂、下关茶厂和勐海茶厂的发酵车间观察,技术掌握得好,出正常的白毛,堆子温度高了,茶胚烧掉,温度低了,堆子表面出现黑毛。后两种情况茶叶都做坏了。对湿仓有争议,因为部分货品有时会出现黑霉和绿霉,笔者认为还是技术掌握不当,或湿度过高,或温度不适。以此全盘否定,不让茶叶置放地点间歇保持一定的水分,甚至装上除湿机,在观念和做法上都是错误的。只要方法正确,控制好温湿度,适时通风透气,让货品在存放中有伸有缩,湿仓一定能够陈化出好茶品。

最后,江先生和我统一了认识。江先生的湿仓概论是个别商人为了商业目的通过往成品普洱茶上大量泼水或施放其他变色物质,或直接摆放在潮湿之土地上,生长出其他种类的霉菌,以达到普洱茶所谓的陈化和年份,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这样的茶自然就没了存放的韵味,也就没了普洱茶保健的效果,反而伤害人体。这很容易鉴别,人为的“湿沧”开汤后会有刺鼻的气味,汤色黑混,锁喉,干茶见红色霉斑,冲泡后叶底发粘稀烂。自然的仓管置放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此仓非彼“沧”。

《茶业复兴》是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孵化出的自媒体平台,是茶届极少数坚持原创的微刊,目前有2万多订户以及近300个微信功能群。茶人兴则思想兴,思想兴则茶业兴。2014年,《茶业复兴》与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六大茶山—茶业复兴百万传播大奖”。

2014年2月起,春节复刊后的《茶业复兴》正式启动商业合作计划,欢迎洽谈。商业文字是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字,但大部分人都写成了千篇一律的产品说明书,言及茶,都是外形,口感,滋味……我们认为,应该在更大程度上释放茶的商业价值。联系微信:14267292。

给《茶业复兴》投稿或建议,请发送文图至chayedajia@qq.com。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