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红茶业:扛起复兴川红工夫的大旗
发布时间 2014-02-17 浏览 8200 次
o;宜宾模式”,还只是一种尝试。

2010年12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的川红集团确定了三种营销模式,即:超市销售、街头Mini冲泡店和茶文化旗舰展示店,它颠覆了以旗舰专卖店为主的茶叶营销模式,也意味着我国茶产业诞生了一个崭新的茶叶经济模式。

3年后,凭借这一模式,川红集团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在上海、宁夏、内蒙古、重庆和成都等9个城市建立了销售渠道,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亿元大关。与此同时,川红工夫红茶也在国际市场上东山再起,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川红在西欧市场正重整旗鼓,力争夺回几十年前的失地。未来,西欧将是川红集团的主攻市场之一,出口与内销并重,是川红拓展市场的两条腿。从开发川红茶艺、茶具和茶点开始,川红集团将开发具有地域特征的系列川红文化,销售红茶的同时,还要在欧洲传播中国茶文化。”陈岗说,“随着人们对茶文化认识的加深和饮茶观念的慢慢转变,大家会认识到,红茶对人身体的保健作用也很强。‘川红’在人们心中和茶叶市场上产生的影响力一旦重拾起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会不可估量,作为曾为宜宾茶创造过辉煌的‘川红’,不久的将来会再度回到属于他的精彩舞台。”


今年早茶节,川红将引领茶友品味舌尖上的中国红。记者 王喻 摄


川红尚品的包装极具四川特色。记者 王喻 摄

抱团博金 一枝独秀不是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抓住机遇,将宜宾茶这块牌子叫响?在品牌经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如何把久负盛名的宜宾茶打造成和宜宾酒一样出名的宜宾名片?川红集团的领头人陈岗似乎比一般人看得更远。

“海南的早春茶,现在已经是茶行业独具魅力的公共品牌;福建安溪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但现在却依靠茶叶翻身,成为全国百强县之一……宜宾地区有800多家茶企,一枝独秀不是春,宜宾茶要名扬四海,仅靠我们一家茶企肯定不行,需要宜宾大大小小数百家茶企求同存异,狠抓质量,一起把宜宾茶的名头打出去,才能抱团博金。”陈岗说。

“现在四川红茶总产量大概有上百万斤”,陈岗说,“仅2010年,福建从宜宾调走的红茶芽就有20万到30万斤。川红恢复后,宜宾周边一些从来不做红茶的小厂都开始做红茶了。川红集团也将继续秉承‘诚信、团队、专业、创新’的川红精神,致力于恢复和提升川红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原有地位,把‘川红工夫’打造成宜宾继五粮液之后的又一张响亮名片!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新兴红茶第一品牌。”陈岗如是说。

谈到即将开幕的早茶节,陈岗充满期待,“宜宾连续办了几届早茶节,作为茶企,我们能感受到宜宾市委、市政府对打造‘宜宾早茶’、‘川红工夫’的决心和支持。通过早茶节,宜宾茶企不断走出去,在对比借鉴中提升,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得更好,在更大市场的竞争中发展壮大。此外,通过不断推广,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宜宾早茶’和‘川红工夫’,拿川红集团来说,从过去我们上门找加盟商,到现在人家主动找上门要加盟,这就是早茶节为我们茶企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陈岗笑着说。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