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创新 宜宾工夫红茶加速崛起
发布时间 2014-05-10 浏览 7111 次
量安全,希望实现‘带动茶农致富、促进故乡发展’的目标,让‘富硒红茶’的名片更响亮地走出四川、走向全国、响彻全世界!”筠连县乌蒙韵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晓东希望能让宜宾红茶品牌更响。

  传统工艺注入现代创新元素

  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川红工夫一直沿袭古代贡茶制作方法。在于采用自然萎雕、手工精揉,木炭烘培,所制茶叶紧致秀丽,具有浓郁的花果或橘糖香,70年代后,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大量需求,改用人工加温萎雕,揉捻机揉捻,烘干机烘干。

  作为宜宾的老茶人,郑金贵更有话语权。“筠连县是主产红茶,过去产量在宜宾全地区最多,积累了很多制作工夫红茶的经验,特别是传统工艺。”

  醒世茶业董事长陈蓉道出了川红工夫技艺既传统又现代。“筠连县过去在宜宾地区是一个重点的红茶产地,红茶产量大,制作红茶的传统工艺很有经验,红茶复兴以后,在传统精湛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了许多创新的元素,从而创新了很多品种。”

  “通过参照四川地方标准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我们编写了筠连红茶的技术规程,从红茶种植、管理与采摘的基本要求,包括环境条件,种植,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和草害防治,茶树修剪和茶叶采摘等方面,不仅体现出传统的红茶制作工艺,还根据实际需求融入了新的元素,以促进现代茶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曾大兵向记者介绍了红茶精湛的加工工艺。

  以茶业深精加工树品牌

  对于“川红工夫”,随着四川红茶的发展,“大品牌”是未来长远发展必须补的一课。

  “为得到数量足、质量好的鲜叶,为品牌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最初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生态环境最好的团林、大雪山等乡镇租赁农民的土地建茶叶基地。”陈蓉这样说到。

  接着,陈蓉继续说:“现在,我们又探索出了‘龙头企业(精加工厂)+初级加工厂+农民专合组织+茶农’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按照约定的价格和利润回报机制收购初级产品进行精加工,构建起精加工创品牌、初加工供原料、茶农供鲜叶这样一种良性发展、互生共赢的产业格局,确保精加工龙头企业有安全稳定的初级产品原料、初加工厂有充足适制的鲜叶、茶农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令记者惊奇的是,还处于成长型企业的乌蒙韵也进入到了深精加工阶段,据该企业董事长朱晓东介绍:“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从地方性农产品企业向高科技精深加工及全国性农工贸一体化综合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型。同时,通过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逐步建立了一整套‘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追溯体制。”

  “我市茶产品及衍生产品开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链条,产品加工工艺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曾大兵说到。

  据了解,四川富正源生物科技公司2010年入驻宜宾,专门从事茶叶的深加工,在茶叶功能性物质(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茶氨酸等)提取和衍生产品(茶多酚胶囊、茶氨酸口服液、茶茶多酚洁面皂等)、茶叶深加工副产物再利用(茶渣食用菌生产等),以及茶食品的开发(茶饼干、茶早点)等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叙府茶业公司2013年会同湖南农大成功研发 “优黑优红”新产品;川红集团、醒世公司等红茶生产企业成功改良红茶加工工艺,从传统的“橘糖香”开发了“玫瑰香”、“栀子花香”等多种类型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宜宾全市已有“川红工夫”、“筠连红”等茶叶公共区域品牌,宜宾工夫红茶品牌也在深精加工的变革中越来越响。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