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中求生的中小茶商
今年版纳干旱,3月底才下第一场春雨,芽叶才开始生长,这就意味着老树茶的产量可能要比往年至少缩减1/3。以老黄为代表的中小茶叶经销商们,不得不开始以螳臂之力,正面面对福建帮、潮汕帮们的资本战车,共同瓜分本就稀少的古树茶市场。
记者一行来到张家湾,这是今年易武区域价格相对涨得不那么离谱的地方,就有雨林茶的挂牌写着“今日鲜叶收购价:160元每斤”。按照4.5斤——5斤鲜叶能做1斤毛茶的比例(这里斤都是公斤的意思),你可以初步估算出这里的毛茶收购价已经最少被炒到了800元以上(据悉2013年毛茶收购价是每斤500左右)。而这些收购点早已遍及了六大茶山的各个山头。
对于中小茶叶商而言,这样的价格风险太大,不太敢承担的。尽管跟村头的农户都签订了长期合约,他们依然没有大举收购毛料,而是转变了营销思路——打开淘宝,你会看到一些成熟品牌在用预定的方式做山头茶,让成熟客户一起承担风险,消化这部分涨价。
西双版纳古树茶乱象背后的几大猜想
资本涌进普洱茶市场,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对茶叶市场本身来说,也大大增加了其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尚未上市新茶的古树茶市场,所有人都在观望、等待,不知道今年的价格最终会涨成什么样子。
为此我们走访了大中小茶商,和茶圈业内人士,收集到有关版纳茶区未来的各种声音。
猜想一古树茶概念崩盘?
如今的版纳茶区乱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7年的普洱茶市场崩盘,当年崩盘的很大原因就是热钱进入太多,资本运作的人赚够了,就走了。
但在现在很多茶界业内人士看来,“崩盘”未必,因为涨价的市场还是集中在古树茶最高端的原料里。但是人们对古树茶认知的崩塌倒是很有可能发生。
“市场在这一两年之间热的太快了,各方面准备不够:茶农的准备不够,看钱眼热,会出现毛茶从原料开始就出现问题;然后商家的准备不够,那些搞资本运作的人,新的福建帮、郑州帮太快地进入原来广东帮为主的普洱茶市场,双方的冲突,经营理念不同会直接给大家带来很多认知上的混乱。”
另外,有些资本进入,现在抬高价格、大量屯仓山头纯料或者古树毛料。价格高了,库里的东西就增值翻倍多了。投入的资本寻个合适的时机,找个资金把毛料和品牌一起卖掉,溢价至少5到10倍,现在的操盘人抽身走掉。这样做从资本运作挣钱的角度无可厚非,可普洱茶市场毕竟是农副产品+文化收藏的双重属性。这样做,投资的少数人是挣钱了,小厂商呢?山头的茶农呢?爱茶的买家呢?他们的利益谁来照顾?市场的健康谁来维护?他们拼命抬价的时候,就是茶农为了利益拼命提产、不顾生态的时候;资本抽身走掉的时候,就是古树茶价格和概念垮台的时候。
猜想二信誉品牌的崛起?
部分茶界业内人士表示,市场越乱,越需要信誉的保证。而信誉的保证,在面对小众的时候,可能是某一个制茶人或者口碑推荐,但面对大众消费的时候,则必定是某个品牌。
古树茶这部分,目前已经有一些专注做山头茶、大树茶的中小品牌做得很不错,但是对于他们日后的或起或落,专业茶人们表示都还不好说,“因为这两年的冲击很大,越是小的资本压力越大。”面对这样的冲击,是坚持原则,还是随波逐流,是一战到底,还是被挤出市场收拾包裹回家,谁也不好下结论。
对于古树是不是一定好,什么样的才算古树,台地、小树、大树、古树的区别应该是什么。本来就标准混乱,众说纷纭。你现在打开淘宝,搜一个易武古树,或者班章古树,价格会从90块钱到9000块都有,这就是市场乱了,直接导致消费者对这个概念就崩掉了。谁来证明这是古树?谁来证明这是山头纯料?到底是有品牌和有拼配标准的老厂商胜出还是现在拼命抬高山头大树鲜叶价格的新概念厂商胜出?谁能成为踏实做茶的标准?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猜想三高端消费群体的增长?
在某些茶人看来,资本进入普洱茶市场,带来的并不全是乱象。
“比如,近年来铁观音流行全国,也是因为福建帮们在一二三线市场有几千上万家的门店渠道,而且大多数集中在中高端,现在他们进入古树茶市场,势必会有大量古树茶流向这部分渠道,把古树茶卖给他们平时花三五千甚至上万来喝乌龙茶的客户。
也就是说,高端普洱茶的消费今后不仅仅是原来的土豪和老茶客,而是增加了很大一部分其他茶类的成熟客户,这对普洱茶市场而言,其实也是好的一面。”
“比如在北京茶叶市场,每年头春明前老树西湖龙井8200元一斤,还出现不够分的情况,所以不要担心价涨起来了无人购买,这个市场其实还是蛮庞大的。”
在目前如同一团迷雾笼罩的普洱茶茶叶市场里,对于“古树茶迟早会变成茶叶中的奢侈品”这个观点是大家唯一众口一词,可以肯定的事。
“因为纵观全国各类茶叶,基本走在最高端的都是原料稀缺、工艺品质有保障的茶类。古树茶或者山头纯料,完全符合这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