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万和园食品有限公司在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获得了国家专利,并获得了南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称号。“现在产品是做出来了,品质绝对可靠,但要真正打开市场,仍然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万政豪表示,希望能够得到党委、政府及相关单位支持,帮助公司产品打开市场。
武夷学院:茶叶深加工潜力巨大
近年来全国茶园面积迅速扩大,名优茶市场发展空间局限,茶叶产能过剩已初见端倪,继续沿袭传统茶产业的发展之路,茶叶产销失衡将不可避免。茶叶深加工是拓展茶叶应用领域,延伸茶业产业链,提升茶叶价值的重要途径。浙江、安徽、湖南等地先后采用夏秋茶或低档茶为原料开发出茶丝巾、茶毛巾等茶纺织品和茶年糕、茶月饼、茶蛋糕、茶手工面、脱咖啡因茶、各种抹茶类功能型饮料等茶食品,并成功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武夷学院茶学专业教师石玉涛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茶多糖的开发,目前正以闽北当地茶树品种为原料筛选出茶多糖活性较高的武夷茶品种。他表示,从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功能上说,低档茶的特效成分一般不比中高档茶差,有些成分比中高档茶还要多,而且价格又比中高档茶低廉。目前,茶叶深加工所用的原料大多数是低档茶叶,茶叶的深加工充分发挥了茶叶的保健功能。
据了解,近年来,武夷学院茶学与食品学院师生围绕闽北茶叶深加工也做了不少努力。目前,已完成调配型茶酒、发酵型茶酒、大红袍茶膏、武夷岩茶腌茶、茶膳等茶产品的开发。
相比之下,闽北茶叶尤其是夏秋茶、低档茶深加工,与浙江、安徽等茶区差距较大。石玉涛表示,从整体上看闽北茶叶深加工还处于初始零星开发阶段,但蕴藏有巨大的挖掘潜力。闽北茶叶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直以生产乌龙茶为主,产生的茶梗、黄片等茶叶下脚料极为丰富,且武夷岩茶具备差异化优势,对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链接
茶叶深加工蕴藏巨大商机
茶叶可开发方便快捷的茶饮料,也可利用其有效功能性成分提取物开发相关产品,其中茶多酚既可用作食品添加剂,也可作为食品和动植物油脂的抗氧化剂,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茶氨酸、茶皂素、茶色素、茶多糖等成分也可广泛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
据相关资料显示:保健茶和果味茶在欧洲市场上占饮料总销量的50%,国内茶饮料特别是调味茶和固体奶茶市场也发展迅猛,近年来液体茶饮料以每年35%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年销量已超过1000万吨,产值超过400亿元。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是最早开发茶饮料的企业之一,其生产的调味型茶饮料,年产量约150万吨,占全国茶饮料总量的15%左右。茶叶深加工产品不断涌现,预示着这一产业前景广阔。
去年,全国茶叶总产量达178.98万吨,茶业产值约950亿元。其中约有6%相对低档的茶叶被用作深加工原料,这部分仅值10多个亿的原料茶,做成深加工产品后,其创造的产值却跟原茶产值差不多,也达900多亿元。
裴礼辉 张丹丹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