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清:今年6月参加北京国际茶业展,观展茶客的反映使我印象深刻。
很多茶客经过印象大红袍的展位时候都会说“哇,大红袍”。语气有种由内而外的崇敬感。喝后也对品质的非常认可。而且很多北方茶客熟识岩茶、甚至大红袍等细分品种的渊源程度不输专家。这让我看到,南北方的茶客对岩茶同有喜爱、尊重。同时,喝中国茶是品味中华人生态度的理念,几年来越来越被认同。
这些都使我得到启发,感到“国粹中国茶”是极为恰当的理念。
2
“国粹”理念
传承精髓贵在“虔诚”
武夷茶人身体力行
记者:在中国,堪称国粹的技艺非常多,您对“国粹”如何理解?
胡玉清:不论是京剧这类艺术还是大大小小的技术有一大共通点,就是人对其抱有的虔诚态度。虔诚的态度和中华丰富的人文、物产,精神和物质互动、糅合产生一种大美,才孕育出中华文明的国粹。其中,虔诚的心态更为重要,国粹因此发展、传承。对此,我感觉到,武夷岩茶中人与物散发的正是如此的关系。所以,国粹包含着“虔诚”的心态。
记者:那么,武夷岩茶有何令您感触到这种“虔诚”的地方?
胡玉清:比如焙茶。岩茶的炭焙非常讲究,但这项工作往往在夏天进行。这时武夷山烈日炎炎。因为茶吸附性强,操作间里必须干净、封闭,空调风扇都得禁用,夏天闷着,室温可达五十几度,但古今的茶农们就能没日没夜地坚持。
此外,我们的岩茶师傅在拼配焙茶时的认真,有时令人无奈。他们不会无条件地附和我们的要求定位。拼茶比例、存放后滋味提升、储存便利等等都有传承下来的讲究。所以,经过非常多的沟通、磨合,才开发出双方一致认可的“国粹中国茶”。
3
“国粹”特点
“三正”理念焙出“岩韵”
价位适当中秋同享
记者:印象大红袍一直定位着“正源、正味、正品”,这在“国粹”系列里是怎么体现的?
胡玉清:印象大红袍作为百年茶港厦门的茶企,秉持着厦门茶人对茶的纯正坚持。所以开发岩茶时,我们一直选用武夷山原产地的原料,而且层层筛选。同时我们合作的茶农都是非常踏实的武夷茶人。在制茶上,他们不说空话。而且,他们那种爱茶的心令人感动。对于自己的茶,制、喝,是当宝贝一样地对待,非常珍视。一到喝茶,往往泡完还煮,而且能将好茶煮出清香好味。
所以,正是茶区的“正”和茶人的“正”,才为“国粹中国茶”打下了品质基础。
记者:这样制作出的“国粹中国茶”大红袍有何特点,性价比怎样?
胡玉清:它的条索紧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岩韵”明显。同时价格适中,相信可以满足大部分爱茶人的茶瘾。
北宋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赏析
公元1100年(北宋哲宗元符三年),作者还被贬在儋州(今海南儋县),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诗中描写了作者月夜江边汲水煎茶的细节,具体地反映了被贬远方的寂寞心情。这首诗的特点是描写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被贬后寂寞无聊的心理,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