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9月26至29日 盛情邀您
下一主题:华南市场"歇夏" 茶
五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大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充实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专业人才队伍,提升茶业科技支撑水平。加大茶叶生产加工新技术研发,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健全省、市、县三级农技服务体系,推进省、市两级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育职业茶农;
六是支持在茶叶集中优势产区建设一批高标准现代化茶叶加工厂,改造提升一批中小型初制加工厂,形成产业集群,提高茶叶企业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主攻绿茶,做精名茶,做优大宗茶,提高夏秋茶叶加工利用率,增强产业带动能力;
七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支持茶叶企业注册著名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和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认证,推进 QS、ISO认证。建立省级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完善检测手段,强化质量监管。加大茶叶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依托丝茶之路,积极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
八是坚持茶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旅游及文化产业等相结合,依托资源优势,精心规划,合理开发,大力发展茶区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茶叶附加值,鼓励开展茶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
好政策带来了好作风。为了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实质,一直助推全省茶产业发展的陕西茶人联谊会,已经组织专家学者,下到陕南茶区茶乡茶企,向从事茶叶人员解读宣传文件,激发大家种植加工产销茶叶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陕西省茶人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