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茶叶市场面临转型变局 或迎来散户时代?
发布时间 2014-11-15 浏览 6494 次
三大茶城茶市业态经济规模,茶叶销售商铺达到峰值——近千家。对于市场如此的壮大速度,黑龙江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胜认为简直是个奇迹,这在国内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按照茶叶销售高峰年份,一年卖出6000多吨茶叶,每斤均价300元计算,仅茶叶销售额就接近40亿元,这个数字很诱人。

  2013年,茶市回落的苗头就已显现,但还是有不少茶商涌入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茶商告诉记者:一个茶商进入市场并不会马上盈利,一般“养”固定的喝茶人群最少需要三五年时间,这期间茶商既要赔得起,又要砸钱扩大自己的茶客圈,才能获得更多利润。而2012年时,哈尔滨茶叶市场容量就已趋于饱和。一些盲目进入市场的“茶商”过高预估了这个市场,纷纷涌入抢食分羹。

  但是,依靠“人脉”经营的哈尔滨茶叶市场,利润流通基本已固化,赚钱的基本都是老茶商。虽然每年进入茶圈子成为茶客的市民在增多,茶叶的零售量也在增加,但这些新增人群“喂不饱”近几年才进入圈子的新茶商。现在,一些小茶商们已经挺不住了。近两年新开的会展、运华等规模小的茶城里,就有些小茶商们退市转行。

  红极一时 百家茶楼关门一半

  2008年至2012年,冰城茶叶市场最火爆的四年,围绕茶叶兴起的茶业市场引来了大量资本,茶楼消费和紫砂壶消费,红极一时。

  昨天,记者来到曾经的茶楼集中地——鸿翔路,这里曾经聚集着20多家茶楼,占了城区的近2成。鸿翔茗茶曾是这里生意最火的茶楼之一,16个包房几乎天天爆满。而现在,平均每天仅有5、6桌客人。三层茶楼如今关了一层,茶艺师锐减至原来的一半。茶楼经理孔祥玉告诉记者,他家的生意已经是不错的,周围一半以上的茶楼都易主改行了。

  鸿翔路与长江路交口附近的香茶楼,生意更淡。1100平方米的三层茶楼平均2天才来一桌客人。茶楼的张经理说,盈利抵不上房租,茶楼马上要转型。

  记者从黑龙江茶叶流通协会了解到,2012年冰城茶楼数量顶峰时,曾达120家。如今4至5成的茶楼已经停业转型,另一半也将面临洗牌。

  除了茶楼,曾被茶客们热捧、象征身份的紫砂壶处在有价无市的尴尬境地。

  昨天,记者走访南极茶城、博发茶城部分紫砂壶商家了解到,价值万元的紫砂壶,2012年最好时,一个月一家店卖出三四把,到现在一个月平均才能卖出一把。而800元—1000元左右的“平民”紫砂壶,销量也下滑了一半以上。制壶原料——紫砂,因物以稀为贵,这些年价格猛涨,让紫砂壶进退两难。

  挤掉水分 小茶客左右大市场

  小茶商日子“难过”,像黄四洲、柴冶这样的“茶亨”如今也面临着经营模式的“瓶颈”:“人脉”已经接近极限,或者说“人脉”正在衰退。

  茶市低迷、大宗客户不在,彷徨的茶商如何迎接“散户”时代的到来?

  常见这样的情形:市民们踏入茶市场询问茶价,会被告知这款茶叶一斤几百元或者几千元,砍价后茶商还能让出成百甚至上千元。让市民一下就蒙了,不禁感叹,茶叶市场的水好深!

  但这种情况在普洱茶市场却并不多见。品牌营销下的普洱茶,脱离了人脉的影响,无论从网上还是在实体店,都可以买到,价值百元左右的普洱茶,最多差不出10元钱。喝茶时可以评出好坏,不受人情影响。

  品牌化的普洱茶也拉低了喝茶的“门槛”,最起码消费者仅在购茶环节不再担心价格的虚高。已经创立4年自己品牌普洱茶的茶商柴冶告诉记者,品牌化的茶叶营销,就会标准化生产,口味恒定。现在市面上,大小不同品牌的普洱茶成百上千个,市场竞争之下,平民普洱茶定位在100元左右,以饼计算,大约能喝二三个月,平均每天消费1元多。除了养生,低价其实也是普洱茶这几年火爆的原因之一。

  红茶绿茶、乌龙茶等诸多茶类完全可以借鉴普洱的品牌发展之路。柴冶说,虽然现在市场上看似惨淡,但是大茶商们都没有坐以待毙,仅博发茶城的90多户中,10多户商家都在调整销售方向。除了注册品牌,他们都在为自己今后卖茶方向、口味定调,而柴冶正在奔波于茶客、茶厂之间,寻求茶客需要的茶味。

  大茶商的动向是整个市场的风向标,而多年来占据主动的他们,正开始“躬身”适应市场,适应消费者。

  茶亨们规划着这样的“未来”:品牌化后的茶市,茶城有一天或将退市,大品牌的线下体验店可能会设在繁华街区,主打品牌形象;小品牌的体验店或许更贴近居民区。茶市高端茶还会存在,而普通消费者可以喝到质好价廉的茶叶。同样价钱买到的不同品牌茶叶,各种品牌之间质量差异不大,仅是不同的口味而已。原题《哈尔滨茶楼关了一半 高档茶具开始滞销 小茶商纷纷出局,电商“趁火打劫”,大茶商转型“薄利多销”——暴利不再 冰城茶市进入散户时代》。)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