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种自然农法的产品,分布在广阔的区域,每年至少有数千吨的产量,而且是现成的,根本不用你多年的去恢复生态,那是不是重要的财富?
而且这种产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绝对的安全,而且可以带给你其他产品难以比拟的丰富体验,那这个财富是不是更加宝贵?
但是很可惜,这种产品曾经被人为破坏,也曾经遭到封杀,因为无法体现它的价值。
古树茶当年之所以被大规模破坏,根本上说是价值无法体现,当时大家对茶的理解尚浅是一回事儿,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茶农的销售渠道十分单一,只能卖给唯一的或者有限的大厂,大厂从成本考虑,肯定选择工业化的产品,古树茶亩产低而采摘成本高,完全处于劣势。
古树茶后来为何兴起?除了大家的品鉴水平提升(其实不用提升,第一次喝的人也能喝明白),更为重要的是茶农的销售渠道拓宽了,有人认可古树的价值,古树得以保留下来。再后来有的茶农为了增加产量使用了化肥,为了省事儿使用了除草剂,但这只是小部分茶区,在台湾茶人和越来越多的古树茶爱好者市场的倒逼之下,茶农普遍有了生态意识,啥叫生态意识,其实那些茶树本来很好,不去破坏就好了。要知道,这都是市场自身的调节。
真正喝茶的人会明白,从香气和山韵的角度,生态坏境是决定因素,有时比山头更重要。为什么我们不选择太热的名山,不仅仅因为贵,也因为生态和过度采摘。能采三季的茶你少采一些,第二年、第三年你再试试?在高黎贡山,在文山,这些似乎和名山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你可以喝到绝佳的茶品,客观的说不低于一线名山(我说的可是前些年的名山品质),为什么?因为生态。
说来说去,希望还是有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让消费者自己做评判,这样古树才能体现他的价值。如何做到这一点,应该允许第三方农残检测,(比如前些年的绿色和平和最近的央视),无论别人目的是什么,要看有没有问题,不要讳疾忌医。不要对自然农法进行打压(前些年市场包装是禁止写古树的,当然写了也不一定是),让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
道理很简单,只有好的东西体现出价值,大家向往好的东西,整个风气才会向好的方向转化。
我们不是说要求要让所有茶里都没农药,那不现实。但我们应该认可没有农药的茶的价值。当没有农药的茶理直气壮的比有农药的贵时,我们可以期待农药超标的茶越来越少,茶里的农药越来越少。反过来抹煞差异,总是给消费者洗脑,后果又是如何呢?别以为会有赢家,卖茶的难道不吃别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