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加工制作的实践性非常强,书本上没有成例,需要反复操作、深入认识方能有所领悟,即便是茶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要成为制茶高手,也必须经过长期实践。做青需要“看天做青”、“看青做青”;炭焙作为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中的重要一环,同样需要看茶焙茶、看火焙茶、茶变则变。
炭焙,顾名思义,指利用上等好炭的余火持续焙茶。炭焙时,焙笼中的温度约在120度左右。这种焙法工艺独到,炭焙师傅技艺高超。所以清两江总督梁章钜(1775—1849年)多次考询武夷茶事后,在《归田琐记》发出感叹“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有那么一段时间,茶叶市场对电焙、炭焙的选择性并不强,很多人也都知道,相对于电焙茶来说,炭焙茶的价格也会高许多。顶级的武夷岩茶,除了香、清、甘的特征,一定离不开一个“活”字。根据武夷山已故著名茶人姚月明的理论认为,“活”的表现力,在粗制加工干毛茶的阶段还不能够体现,必须在深加工炭焙当中加以深化。以炭焙使茶产生理化上系列变化,从而形成丰富的口感。待茶香、火香有了变化之后,“活”之一字,才能从中感受出来。
任市场变化,总有那么一些企业坚守着传统。自武夷山市回春岩茶厂创办以来,张回春便始终坚持用炭焙。即使是在武夷岩茶市场没有打开的2006年之前,也没有跟随几年前盛行的电焙。
张回春说:“茶是有生命力的,制作的方法对了,就可以让它‘活过来’。” 一直以来,武夷山市回春岩茶厂坚持传统的炭火烘焙,不断创新,精心制作的各种产品适应不同口味的客户需求。正如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品性,在精心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张回春并没有一味地追求足火,而是用心去感悟各种茶的品性,再根据品性烘焙。
细数自己从事炭焙的历史,已有26个年头了。张回春说:“炭焙的茶有独特的茶韵,可以把茶的内涵更好地表现出来。”这种独特的魅力,应该就是让他多年来坚持选择炭焙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