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普洱茶价值高低,不应该仅仅建立在看产区、名山、古树、台地等等因素上,而应该回归到产品的品饮价值上!所以,建立一套合乎逻辑又容易掌握的审评标准,对普洱茶无序的市场竞争,应能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
记:我知道这十多年来,您一直带领着团队在倾心研究普洱茶的工艺、品种以及普洱茶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整理出了一套专业的普洱茶审评方法,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审评法么?
周:这是我们沿用了10多年的普洱茶专业审评法,我们通过这个方法审评了超过1万个普洱茶产品,对其品饮价值、工艺以及收藏价值进行评判,验证了这套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个审评方法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三次冲泡出汤,来对普洱茶的品质特点做一个综合的判断。由于第一泡时间为30秒,第二泡为60秒,第三泡为30秒,所以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363普洱茶审评法”。
记:如果我没有记错,“363普洱茶审评法”是普洱茶行业第一个专门针对普洱茶开发的审评方法,那么这个审评方法和现在常用的五因子、八因子审评法有哪些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周:众所周知,五因子、八因子审评法主要用于评价绿茶、红茶等茶类的品质优次,五因子审评法针对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因素进行评价,八因子则按照外形的形态、色泽、匀整度和净度,以及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八项因素来进行评价。使用五因子、八因子来评价普洱茶时,并不能完整的评价普洱茶的品质特点。比方说,绿茶的外形占有较大评分比重,但普洱茶的外形并不是主要特征,而普洱茶强调耐泡度,绿茶则不要求!
我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从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四个方面,针对普洱茶的外观、汤色、香气、滋味、口感、耐泡度和叶底,对普洱茶的品质特点进行评价,总结出了一套能完整反映普洱茶品质特点的方法,就是现在使用的“363普洱茶审评法”。
记:说到审评法,似乎是专业人员才具备的知识,“363普洱茶审评法”是否较难掌握?
周:“363普洱茶审评法”是专门针对普洱茶开发的审评方法,其兼顾到了普洱茶生茶、熟茶,并推出了更为严格的专业版本和更大众的普及版本。普及版“363普洱茶审评法”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通过简单的训练,便能掌握其要点,普通消费者通过“363普洱茶审评法”,也能很好的判断一个普洱茶产品的品饮价值。
相比较五因子、八因子来说,“363普洱茶审评法”最大特点就是,方法简单,学习容易,不仅适合专业审评,更加适合普通大众使用。
记:过去十多年,普洱茶市场经历了各种动荡,行业也受到各种冲击,从业者、消费者都或多或少产生了对普洱茶的怀疑,甚至是质疑!这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因为行业自身没有一套科学的普洱茶的价值评价体系!“363普洱茶审评法”发明至今已十余年了,为什么到现在才公开呢?
周: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任何的产品评价系统,都必须经历大量的实验、验证其科学性、实用性、稳定性。“363普洱茶审评法”经历了十余年,审评了超过1万个普洱茶产品,经过不断的修正、完善。其二,普洱茶行业以及市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任何评价体系都会受到巨大的质疑,甚至是打压。在普洱茶市场持续火热的时候,公布“363普洱茶审评法”对行业产生的积极作用,要小得多,甚至有可能出现反作用。
今天的普洱茶从业者,见识过了各种各样的普洱茶评价方法,但都具有较强的个性,甚至是蛮不讲理,没有一个方法能够推而广之。在普洱茶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的今天,发布“363普洱茶审评法”,对规范、引导普洱茶价值体系的重建,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363普洱茶审评法”对普洱茶市场能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准备怎样推广?
周:“363普洱茶审评法”的推广,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重建普洱茶的价值体系。比方说,过去评价一款茶的标准,会集中在区域、山头、古树、台地甚至是大师等等方面,使用“363普洱茶审评法”,可以将这些因素全部抛开,从产品本身入手,关注其外观、汤色、香气、滋味、口感、耐泡度和叶底等,综合评价这款产品的价值。换句话说,如果一款大树茶的品饮感受不如一款小树茶时,大树茶的价格还能超过小树茶吗?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让从业者、消费者能对普洱茶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从更专业的层面上来说,“363普洱茶审评法”可以对一款产品的工艺特点、未来陈化做出基本的判断,能有效指导普洱茶发烧友、收藏者、投资者找到可以“越陈越浓越香”的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