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相同文化背景的台湾天仁茶业12.5%市场份额,英国几家老牌茶商几乎垄断英国茶叶市场等局面。啤酒行业雪花、青啤、百威及燕京四大巨头市场份额超过70%,食用油行业金龙鱼、福临门及鲁花三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0%,我国茶叶市场集中度则有待提升,谁都有机会改变行业格局。
第三,茶企依托板块资源优势开始凸显
受气候、海拔、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历史、文化、消费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历史上我国名优茶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山区,名山出好茶,如蒙顶山茶、黄山毛峰、武夷山茶等。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化的发展,有些板块开始凸显。重点有六大板块:“滇茶板块”、“闽茶板块”、“湘茶板块”、“川茶板块”、“徽茶板块”、“大别山板块”。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未来茶企更多是挤压式增长,强者恒强。在茶行业深度调整时期,预计未来茶企更多的体现在挤压式增长,具有一定品牌和历史底蕴、较好营销能力的茶企将强者恒强,率先走向全国。
第四,品牌资本化速度加快,但市值管理能力差、后劲不足
茶叶不同于其他农产品,如何评定价值、确定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基于上述种种原因,茶企长期与A股市场无缘。除在香港成功IPO的天福外,安溪铁观音、华祥苑、信阳毛尖、四川竹叶青、杭州龙井等多家知名茶企A股IPO均出师未捷。2015年1月,谢裕大率先在新三板挂牌,成为首家在内地资本市场公开挂牌的茶企。此后,八马、茶乾坤、雅安茶厂、黑美人、恒福股份等一批茶企纷纷成功挂牌新三板。
上市茶企只是整个茶叶行业的冰山一角,但是已足以表明茶叶行业资本化率正快速提升,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茶企通过新三板,或者借壳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为茶叶行业注入新鲜活力。
第五,茶叶电商持续火热,传统品牌茶企超越纯电商茶企
2015年双十一,茶行业持续火热,淘宝、天猫平台茶叶销售额达88亿元,同比增长27.5%(2014年69亿元、2013年41亿元),茶叶总浏览量约2522万人,同比增长92.94%。
就目前而言,茶叶电商的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处于初级阶段。茶叶中高端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的男性,购买能力强,对茶粘性强,注重线下体验购买,网购频率低。年轻人更加注重实惠的价格、简介的包装、地道的口感。线上和线下的群体发生了变化,相应的产品、价格、传播都要与之改变,用原先的人,原先的产品开发电商渠道无异于掩耳盗铃,自娱自乐。消费者年龄结构发生改变,促使茶叶网商产品定位与营销方式随之改变。
第六,行业并购整合是未来大势,期待品牌新格局
未来几年茶行业会面临两极分化的格局,要么更大的好活,要么更小的好活,中间环节会被大企业的碾压和小企业的骚扰变得举步维艰。茶行业一旦进入了新品不增量、市场拓展不增量、客户开发不增量的销售总量不增加的拉锯战里时期,消费人群不增和行业总量不增加,企业只能依靠结构性增量——并购重组销售,把别人销售吃掉维持高增长,这对于有资源、有资金的集团军来说非常重要。
未来几年中国茶产业趋势,以上市公司和领先企业为龙头的并购和整合,将成为一股商业潮流。从产品运营到管理运营再到资本运营方向发展。未来的竞争,核心还是在资本运作的整合并购能力上,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将彻底甩掉竞争对手,直奔行业寡头和产业王者的位置上去。在这种并购潮流下,未来二三线品牌,年销售额在1个亿左右的企业将成为并购的热点,将自己融入到大集团中,以保全身家,获得更好的发展才是出路。坚守的结果是痛苦和挫折,跳出来才能让产业更好的发展,也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