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数字会说话:中国茶叶
下一主题:2016年湘茶前11月出口
风向>>
发力茶叶深加工产品,获取高附加值
中国医保商会植物提取分会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茶叶提取物每年产量大于2.5万吨,其中速溶茶和浓缩汁占2万吨,茶多酚(儿茶素)占2000吨。这些茶叶提取物大多都出口到了欧美国家。欧美国家利用提取物进一步加工成终端产品。
“如果说原料能卖1块钱,提取速溶茶、浓缩汁后就能卖20块钱,最后的终端产品就变成了100块,终端产品在利润、规模上都是最大的”,刘仲华教授指出,我们应该把大规模建立茶叶提取物工厂转向建立以茶叶功能成分为原料的功能饮料、天然药物、保健食品、个人护理品的开发上来。
他说,以茶叶提取物为原料的医药保健品和功能食品未来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八年内,世界上第一个用茶的活性成分抗癌的药物将问世,对男性的前列腺癌治疗率将达到85%以上”。
不过,他也指出,开发茶相关的药品要量力而行,因为药品的开发是最尖端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投资。“一般企业可以考虑做一些大众消费的产品,比如个人护理品,现在各大护肤品品牌都会一些含茶的美容护肤产品。这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比如,倡导360度茶生活方式的理想科技集团,从刷牙开始,敷面,饮品,穿着等日常用品都有相关的茶深加工产品,一年的营收达到30亿元”。
最后他说,相信在未来的五年乃至十年,中国茶业深加工一定要会更高比例消耗中国的茶叶原料,并且在万亿产业规模产生更重大的作用。
同时,他还预测茶黄素将是新一轮茶叶深加工产品的主流。如果想把茶饮料做的更好,必须朝功能性发展。(资料来源: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