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茶叶深加工技术广泛应用后给茶产业带来的趋势性变化
发布时间 2017-02-21 浏览 5308 次
茶叶深加工产品之一的茶膏产品,或可以工业化的标准、泛市场化要求的终端形态,形成有效市场突围。目前的茶膏产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熬制了,现在采用的技术为低温萃取。《蒙顿》、《贡润祥》一般萃取温度控制在40度以内,温度如果偶抵60度,设备会自动报警停机;《御茗堂》由于采用了数字化控制设备及技术,萃取温度可以恒定在15度。由于低温环境不会损减茶叶的香气特质,所以,在茶膏口感方面,已经可以最大化保存茶叶原有的口感特征。例如在《贡润祥》、《御茗堂》品鉴的茶膏产品,茶类特征明显,口感饱满甜滑,《御茗堂》的柑普茶膏、玫瑰花膏,口感保真而纯粹,喝后让人神清气爽,《贡润祥》的茶露饮品(高分子水),韵味独特,口感醇厚,唇齿留香。现在的茶膏产品,经不同形态产品实现后,可以完全满足现代饮品市场年轻人群体潮流化、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等市场需求特点,也可以满足各个不同年龄段、各个阶层、各种不同品质需求群体的功能习惯要求,可以在我们现有的消费群之外,开辟一片新的蓝海。

第四,从产品市场认知结果看,以茶膏为代表的茶叶深加工产品,或将改变人们对茶叶产品的认知评价习惯,开始以工业化产品评价标准来重新审度茶叶产品。例如,产品的品级分类和价值确定,除了品类、资源情况之外,可能更关注如“QS、有机、欧盟有机”等类似标准;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可能更关注产品与产品介绍特征的吻合程度,例如:包装上的产品特征标注:“某某茶、汤色特征、香气特征、口感特点”等;可能对以斤为购置价值衡量习惯,改为以冲泡结果来定义产品价值,以茶膏为例,一克茶膏可冲泡800ml的水,一般的常规性饮用,0.25克即可冲泡一杯水,所以,可能会更加在意以产品冲泡结果来衡量价值;茶膏产品可以更加方便用于调饮,满足终端消费者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第五,从行业的发展角度看,以茶膏为代表的茶叶深加工产品,将对我们现有形态茶叶商业经济良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实我们可以把茶叶消费简单的划分为两大类,即“喝”同“品”。喝茶,解决的是人的生理需求,喝茶有益健康。品茶,满足的是人的品质需求,茶叶作为一种介质,表达的是品质能力物化后,可以表现出来的外在体现形态,譬如:什么茶,在什么样的环境,同什么样的人喝等等;同时,品茶也是一种物质文明同商业文明的承托物,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潮汕地区把茶称为“茶粮”,在计划经济年代,只要有吃饭的钱,就要挤出一部分买茶喝,因为茶,可以大家凑在一起天南地北,衍生出许多商业机会。目前,平心而论,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喝茶的人占比非常少,我们的太多的市场推广活动,也都局限在茶叶圈子自娱自乐。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传统的茶叶冲泡方法,很大程度拉远了同当前非饮茶群体的距离。茶叶深加工茶膏产品的市场化实现,无疑会对普及饮茶带来实现的可能,而且,随着喝茶普及率越来越高,一定会有一部对我国茶叶文明产生兴趣的人,回归到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品饮体验习惯,推动茶叶文明的传承、发展、延伸。

变是永恒的,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随着茶叶深加工技术不断成熟及广泛应用,终将会给产业生态带来革命性变化,成就中国茶产业趋势性的未来。(作者:王彦,资料来源:说茶事儿)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