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端,将出现全新的零售霸权,其将重新定义品牌、产品与供应链及消费文化。能顺应新的零售霸权玩法的,才是有竞争力的品牌与产品,否则将被时代边缘化。因此上游的茶企,必须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审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要做强自己的品质供应链,通过供应迎合时代的产品、服务与品牌文化来掘金未来。记住,品质供应链不仅仅是供应产品,而是产品、服务与品牌文化向主流渠道的系统性输出,远不是“我的产品好”就能解决问题!
每一个时代都有她的零售霸权,不管多牛的品牌,在其眼里都只是供应商而已,按其标准来组织供应链。从百货公司到超级市场,再到淘宝,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们不断见证主流零售模式的消解,与新的零售模式崛起。表面上,电商与实体店难以为继,其实是新零售崛起的前夜,茶界这几年迅速碎片化的市场,将被全新的理念连接在一起,从而诞生新型的主流茶叶销售模式。这些将分散的茶叶消费者集中起来的新零售平台,必将向上游的生产厂家集中采购,从而让建立品质供应链的茶企受惠,并胜出……
从2017年起,品质供应链+新零售模式,将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商业模式,礼崩乐坏之后,我们在整个行业的碎片与一地鸡毛之中,要看到全新的整合与重构力量正在喷薄而出,其将统治行业的未来……
大单品与全渠道深度开发专版主导未来
2009至2014年,茶行业的商业模式是从上游到下游的,这是厂商专业主义的时代,其认为消费者不懂茶,需要教育,其盈利模式是“小众圈子营销+高昂专业交易成本+高利润”。厂商都热衷于玩投资、收藏,玩山头主义,玩“便宜没好茶”之小众市场开发。这6年,是品牌商掌握行业的核心话语权,也就是跟着大品牌与古纯品牌走,可以玩投资升值,可以懂喝茶,会喝茶,喝好茶,不然你一天喝点“垃圾茶”,登不上大雅之堂。
在品牌茶企掌握话语权与商业游戏规则下,商家与消费者对其顶礼膜拜,因为商家跟厂家混才能赚钱,而消费者听厂家的,才能摆脱菜鸟与小白之嫌疑,才能赶上掘金大益茶与全民喝古纯之大好时代。
2014年下半年,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大品牌与古纯光环不再,熟茶与小青柑的火爆,证明消费文化在变迁,专业主义与投资主义已经让位给老百姓的平常消费。茶叶走下神坛,还其柴米油盐酱醋茶之本来面目。茶叶大众消费文化的勃兴,其实是茶产业最重大的利好,将其从小众圈子文化营销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发展。消费文化在变迁,肯定会带来来渠道与产品形态的巨大变革,从而导致供应链的深度调整。这是消费者主导茶产业发展的时代,是一场从下游到上游的革命式整合。
以后大单品思路会盛行,新零售平台会精选品类,精选品牌,精选单品,用优选的茶品供给消费者会员。消费者变成会员,零售变成精选推介与顾问式营销,为会员提供深度服务,充分满足会员关于品质生活的需求,打造建立在大数据营销基础上的生态闭环与共享融合平台,这就是新零售的商业本质。
好茶简单喝,消费者需要的是优化的、简单的、标准化的产品信息,而不是喝个茶要成为专家,要考古。主动摒弃冗余信息,主打简约主义大单品的厂商将开启大消费时代。
伴随大单品热的同时,生产厂家将运作全渠道,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发专版产品,比如电商专版、商超专版、旅游渠道专版、办公室白领专版等等,从而谋求将各种细分渠道做深做透……(作者:白马非马,资料来源:中国普洱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