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2017晋商茶文化发展高
下一主题:被误解的茶叶“发酵”
谈到这里,有茶友会问,每年各个产茶之地必然会有茶流入东莞,而东莞也是每个茶企销售与宣传的必争之地,势必每年流入东莞的茶叶与消耗的茶叶数量上大致持平,甚至供过于求。果真会是这样吗?对于“流入与消耗”这一貌似平衡的法则,我只能说东莞藏茶气候条件优异,一直被业界视为“中国茶仓”,蕴化一批又一批的优质茶叶,即使每年有茶叶流入东莞,也只能视作在中国茶仓陈化,如要开汤品茗仍需要沉淀一段时间。
综上所述,东莞藏茶30万吨里并非全部都是普洱茶,也并非全部适合开汤品饮,加之近年来健康饮茶人数日趋上涨,茶文化在众多茶商茶企、茶协会中传播,甚至在国家级领导人的促进下,茶开始以“国礼”身份走出国门,迈向全世界。至此,你还会说'东莞藏茶30万吨很多'吗?(资料来源:中国茶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