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
茶叶关注度快速升温
近几年,在网络信息平台中,经常可以浏览到来自各国的新颖茶品牌、茶空间,和创意的茶衍生产品,一些艺术作品的主题也有很多都围绕茶展开;国内组织的国际性茶业会议也比往年增多,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牵头主办的国际茶业大会每两年一届,迄今已有六届,在一些茶业展会时也频频嵌入国际茶企和国际茶元素。
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聚焦在茶上,正是因为其背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久前,谷歌针对2017年饮料搜索做了一些调研,并结合了英国、美国、墨西哥、西班牙等四国的上网搜索数据,总结出“2017谷歌饮料趋势报告”。
在美国搜索热度中,冷萃茶排行第四,在英国排行第三。谷歌报告中显示,冷萃饮料在美国市场销量逐年增长,在2017年夏天到达了158%的峰值,冷萃茶饮料就在人们的购买热搜中。
冲泡型饮料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差异在温度。西班牙和墨西哥的“冲泡”一定是热乎乎的液体饮料,但在美国和英国,“冲泡”却是冷饮,用热水冲泡的只有一样,就是茶。尽管理解不同,但对茶的需求在四国中稳步增长。茶叶于部分西方消费者而言,在品饮方式上有极大的独特性,因此在饮料种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上述四个国家的消费者市场中,各有自己偏好的茶饮料类型。在美国,乌龙茶和泰式拉茶人气很高,英国和西班牙都是抹茶位居榜首,抹茶的火热似乎是全球性的,在追求刺激口味的墨西哥也留有它的一席之地。
报告中对消费行为也作出了分析。西班牙和墨西哥消费者喜欢在睡前喝冲泡热饮(包含茶叶),他们认为午夜是吸收营养的黄金时段,故而在选择时更多考虑健康因素;在美国和英国,当地消费者认为喝茶更多是与体验、社交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
未来
茶叶如何飘香更远
茶叶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热度是共识和事实,它不会是爆发式激增,但会像文火慢熬一样渐渐升温。至于助力越燃越旺,这却是需要各国的从业者把住消费大趋势的脉搏,同时也务必结合茶叶自身的特点。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尔曾这样评价茶:“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话,那便是茶。”成为互动社交的纽带,茶叶是当仁不让的上选。在今天这个越发倡导文化交互、对话沟通的世界中,茶以一盏杯子的距离,用茗汤叩开心扉的方式,勾画出彼此的交集。与这一优势搭配发挥的,往往是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办公室,也可以是休闲场所;可以是某体验店,也可以是某主题会场。茶根据不同的情景需求,恰当适宜地变化成各种产品形态,灵活且极大地展示自己的优点。
2017谷歌饮料趋势报告中还明确指出,冲泡型饮料、冷萃型饮料是表现较为突出的饮品种类,其中的子类目就包括茶,而让消费者主动倾向于它的主要原因,就在“健康”二字。健康是当今世界的高音,茶无疑深度切合这一特性。这或是为茶企指出了推广产品的风向标,在突出文化、风情之前,先向消费者亮出这一点。
把话题折射到中国茶身上,笔者想到三点或可为参考:一是六大茶类集结成一个合体,打造某一品类的品牌当然应该支持,但为了应对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市场,以及为了培育中国茶业的良性发展环境,在观念态度上以整合的姿态一起发声更有全局眼光;二是在产品定位、设计、宣传上,走年轻化路线,切实抓住新一代消费主力的兴奋点,不让行业输在“岁月代沟”上;茶是百搭能手,“茶+X”模式近些年大行其道,这里特别要留意的是,和其他角色同台唱戏的时候,不能失掉主角身份,反主为客。(资料来源: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