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事件:大圆停盘大益暴跌
受国家政策影响,大圆停盘至今。也是受大圆金融模式的影响,普洱茶行业一度引发“期货”“现货”交易所的热潮。然而,事实上,金融是金融,产业是产业,两者之间,一个是虚,一个是实,可以说毫无关联,也可以说,对于产业想扩大销售规模的影响微乎其微。
大益爆跌,经销商、专卖店哀鸿遍野。可以预知的是,击鼓传花模式现茶品的增值模式逐渐式微,从全民炒茶到逐渐局限于芳村炒茶,可以预知。茶品的销售,无论是短期增值还是长期增值,最后,还是要品饮,要实现长期的增值及变现,还得茶品要好喝。
第六大事件:小罐茶的大师不懂茶
小罐茶本来与普洱茶关联不大,不过,由于邹炳良先生参与宣传及供货,于是成为产业关注的热点。由于小罐茶罐装、充氮气,如此,则普洱茶后续陈化成为疑问,受到多方指责。
然而,事实上,小罐茶与传统的茶行业几乎没有关系,就是一个需要及时消耗的茶品,并无仓储后熟的需求,完全是快消品高举高打的做法,其市场销售可以占领云南茶叶产区的一定份额即可成为一个证实。
事实上,小罐茶对于六大茶类宣传的功劳被人忘记了。茶文化虽然有悠久的历史,然而,推广宣传并无方,尤其缺乏大资金的配合,难以成事。无论小罐茶是现代时尚品还是依托传统茶叶的背景,总之,其对于六大茶类的宣传面的扩大,消费年龄段的扩大,功不可没。
对于普洱茶行业而言,小罐茶的启发远远不止于此。由于传统茶企的销售渠道的建立及品牌的建设产品体系的构建,都处于“传统”,所以,事实上,传统茶企都处于强弩之末,绝大部分传统茶企的经销商由于产品没有更新换代,都是茶饼堆积如山的现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小罐茶”而拯救了这些传统茶企。
对于传统的大茶企而言,产品的更新,推广模式的更新,渠道的更新,都将是一次革命,至少,2007年之前,树叶子压饼就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