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茶仓的陈化产业蓬勃发展,钱景无限。2018年1月,广东的茶仓存茶据广东茶叶流通协会统计约有87万吨(包含普洱、湖南黑茶、广西六堡茶等后发酵茶),部分老茶开始回流市场消费,交易十分活跃。
被誉为“藏茶之都”的东莞,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处于恒温恒湿的稳定状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度、湿度,有利于茶品的陈化熟成,经过东莞自然仓储,即“东莞仓”存放过后的茶品,相较于其他地区仓储的各种茶品,具有味醇、汤细、质稠、无杂味的特点。
东莞茶仓,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无论仓储规模,囤茶品类,技术水准还是品牌集中度,在国际,国内都走在行业前列,初步确立了东莞存茶的权威地位。而东莞作为中国收藏普洱茶最早最集中的地方,茶产业近年发展迅速,交易流通活跃,诞生了多家茶企总部。在实现批量陈化,产品从投资市场进入消费市场,促进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未来十年市场超过50%的老茶将出自于东莞。
早在2012年,东莞的藏茶评估有30万吨左右,而最近的评估,已经到40万吨左右了。自2008年开始,东莞收藏开始进入有秩序、有品质、有规划时代。2008年的茶博会开始,开始打造普洱茶、黑茶陈化地。也是从此开始东莞茶博会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定位,把东莞打造成为普洱茶、黑茶的优质陈化地。
从此开始东莞茶界有了自己的明确定位和方向,随着时间的转移及收藏的数量的不断增加,相关的配套服务的完善,资本的进入等一系列市场变化,东莞藏茶、东莞茶仓开始享誉茶界,开始把东莞称为“藏茶之都”。
以东莞“藏茶之都”做为茶仓的陈化产业参照,全国各地包括不少茶产区,开始认识茶仓陈化产业大隐隐于市的长足发展,重视茶仓的建设,有不少企业和个人开始筹建除广东茶仓以外的“北仓”了 , 足可证明茶仓陈化产业大有作为。
茶仓陈化产业在国内只二十多年发展,一切在探索完善之中,选品种、选品牌、仓储环境、时间周期、资金周转、信心定力等,需要精准发力,才能有好效果,它的发展不单是看眼前市场,更重要的是预期未来,准备好未来十年、二十年的需求。当我国达到富裕国家程度,中产阶级人群是现在的数倍,消费力是现在的数倍,生活的品质、品味有了较大提高,对我国这独特的、越陈越香的后发酵茶的需求,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作者:cha.cc 资料来源:茶点西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