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是茶叶深加工的理论基础和市场拓展的源动力。我们研究团队采用细胞模型、线虫模型和动物模型,揭示了茶氨酸、儿茶素、茶黄素的延缓衰老和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理。揭示了儿茶素、茶黄素和茶叶提取物降脂减肥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功能食品、生物医学领域的一流杂志上,为茶叶提取物的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以及饮茶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们研发的茶叶功能成分制品催生了一大批国际主流健康产品,引领了我国茶叶提取物由追踪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到主导国际市场。 例如,我们研制的儿茶素GTC-80成为日本厚生省批准的第一个降脂减肥茶饮料的原料;与美国P&G营养研究院合作,独家研发的脱苦味绿茶提取物,广泛应用于全球功能茶饮料。我们与日本三井联合研制的儿茶素Polyphenon E成为1962年以来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纯植物药Veregen的活性制药原料(API)。因此,日本三井2006年以150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湖南农业大学的技术,创造了中日农业技术贸易佳话。
我们在茶叶深加工领域的技术成果先后推广应用于15个省市的30多家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我们先后为22个国家、连续举办了7届茶叶深加工技术培训,把技术成果辐射到印度、泰国、印尼等国家,为我国茶叶通过深加工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采用15~20万吨的夏秋茶原料,通过深加工生产了2.5万吨的茶叶提取物,催生了千亿级的茶叶深加工产业。我们团队在茶叶深加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功能研究、产品研发,有效促进了我国夏秋茶资源的高效利用,为茶叶深加工产业上千亿级台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此,刘仲华主持的“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与产业化”研究成果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十多年来,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茶叶加工和深加工理论技术、茶叶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创新研究。刘仲华教授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南省十大科技创新奖、湖南省光召科技奖和国际茶叶科技创新杰出贡献奖。先后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50多篇,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80多篇,有56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且转化应用率达70%以上。刘仲华领衔的研究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农业部创新团队、湖南省创新团队,主持组建了我国茶叶深加工和植物提取物产业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茶叶曾在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上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今天,茶已成为传播中华文明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健康中国等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我将率领团队不懈努力,进一步创新茶叶加工、深加工理论技术,增强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产业规模与效益,为我国从世界第一大产茶国发展成为世界茶业第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刘仲华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分析化学博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茶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本文章选自8月《茶世界》杂志,略有删减。升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