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类茶人看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弊端
发布时间 2019-03-20 浏览 4805 次
国外的产品做得如何如何好,且看,从苹果手机,到欧珀莱的化妆品;从耐克的运动装,到麦当劳、肯德基,所有知名的大企业都有着一套运作的专业团队,有几家企业做形成品牌影响力了,却仍然只有几个人来实现企业的动作的?显然没有,这就是茶业的硬伤。

再有,很多似乎有些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却往往精于茶叶的本身,无视顾客对茶的了解。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想明白我要把我的产品卖给什么样的人,而是希望客户来选择自己。大益、老同志、同庆号、六大茶山之类的品牌,往往不思茶种的推广和普及,只是扫清了自家的门前雪,却顾不了他人瓦上霜。精什么似乎成为了茶业跨不出的一个框框,似乎只有精于什么才有品牌价值的,像那种样样都精,在他们看来等于样样没精,因为他们觉得喝茶的人必须得精,至少必须对他们的产品很精。这其实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作者:米斯托吴 资料来源:茶讯网)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