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两国茶文化差异的比较
发布时间 2011-07-05 浏览 15809 次
餐茶会(Picnic Tea),花样百出,煞费周章。

  

  三、茶道精神的不同

  

  “和、静、怡、真”是中国茶道的“四谛”。[1]“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恰”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中国人饮茶并不只是起着休息和娱乐的作用,而是把它作为精神的激励与情感的寄托,而西方则缺乏这种哲学的东西。

  与中国茶道不一样,英国人品茶更活泼和更重社交,强调一种优雅的格调。维多利亚下午茶会是英国红茶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简朴却不寒酸,华丽却不庸俗。传统中,女主人一定会以家中最好的房间、最好的瓷器来接待宾客。而产自印度的大吉岭茶或伯爵茶以及精致的点心则成为下午茶的主角。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伴随着悠扬的古典音乐,人们便在这种轻松自在下愉悦着自己的身心。喝茶的时间应该是下午四点钟(俗称Low );在维多利亚时代,男士必须着燕尾服,女士则着长袍。现在每年英国白金汉宫举行的正式下午茶会,男性来宾仍身着燕尾服、头戴绅士帽和手持雨伞,女性则需着白天穿的正式洋装,而插着羽毛的各式各样的帽子则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通常由女主人着正式服装亲自为客人服务,非不得以才让女佣协助,从而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四、影响的不同

  

  饮茶早已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自唐宋以来,茶即为开门七件事之一。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民不可一日无茶”是中国人生活的一个剪影。时至今日,不论大江南北,不限五湖四海,甚至是异国他乡.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哪户家庭不是在演绎着“客来敬茶”的礼仪传统、享受着茶饮的美妙滋味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不一样.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但饮茶却是共同爱好。新疆维吾尔族就有“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云南的纳西族也有谚语说“早茶一盅,提神去痛;一天三盅,雷打不动。” [2]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被尊为国饮;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必需品;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英国变成一个喝茶的国家,至少在民族营养、社会伦理、经济政治等方面,对英国现代文明的进程有过有益的影响。”[3]英国人用本民族的牛奶和美洲的糖将苦涩的茶变成了甜饮料,使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于是,茶就成了香浓味醇、营养丰富的生活必需品,成了日常食品干面包、奶酪、咸肉的佐餐饮料,特别是茶进入平民百姓家庭后,饮茶成为习惯化、仪式化的生活内容。下午茶不仅仅是温馨、宁静、和谐、休闲的家庭生活象征,为女性参与社交生活提供了场所——家庭茶室和社会茶园,在陶冶性情、维护道德、塑造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和社会伦理上,都功不可没。而国内对茶叶巨大的消费量刺激了英国的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特别是英国为了改变茶叶输入,白银外流的窘境,将鸦片输入中国后,英国和东印度公司赚取了滚滚财富,支持了大英帝国庞大的东方殖民地,为早期工业文明提供了资本积累,进而为英国驱动的世界贸易体系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或后现代主义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传播媒体的高度现代化已经使我们居住的世界产生急剧的变化。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特殊跨文化能力,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在多元文化中丢失自我和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其他文化的狭隘和偏见。

  

  【参考文献】

  [1]徐先玲、李相状.中国茶饮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余敏、魏剑超.刘艳.浅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

  [3]周宁.水深火热的世界——茶与鸦片:污染世界现代化历史的毒品来源——永远的乌托邦[J].文化研究.2003(6).

  

  【作者简介】

  陈比(1980-),女,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

  喻兰(1982-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英语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研究生。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