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醉 临沧茶馆
发布时间 2011-07-07 浏览 4505 次
叶,任你从早喝到晚,过足了茶瘾。在大众茶馆,除了喝茶,可干的事情还不少,打扑克、搓麻将、下象棋、摆龙门阵,甚至唱几句洞经音乐,全随您的心情,看您的爱好。

  临沧人爱茶馆,茶馆也滋养着临沧人的悠闲生活。临沧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临沧风味。

  临沧佤家茶馆粗犷豪放,茶馆大都仿古建筑,荆条为篱,牛头、崖画饰屋,茶桌大都用一个古树根雕成,走进茶馆,总让人联想到阿佤山那挂在高高崖壁上的沧源崖画,那些围圈而舞的原始图案与现在的“采茶舞”相得益彰,甚至那些采集、狩猎的劳动场面就是“九月收新米、三月摘新茶”的历史再现。据说,佤族茶馆原先是用来调解民间纠纷的,百姓之间有了争执不下的事,双方当事人便自愿邀集一干人到茶馆边喝边陈述,然后由茶客判断曲直,理亏的一方就负责付清全部茶资,不能再有异议。所有不愉快的症结,皆在一杯香茗中和解,真可谓“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如今,走进佤家茶馆,自然是要品尝纸烤茶了,纸烤茶是流传在佤族民间的一种饮茶方式,在熊熊炭火之上纸不燃而茶不焦的烤出一罐好茶,是需要硬功夫的——烤纸要用土制的,烤起茶来热量才会相对稳定,不至于纸一烤上炭火就会燃烧;火候是最考工夫的,全凭经验把握,火温太高会把纸张点燃茶叶烤焦,太低又会把茶叶“烤死”,必须慢慢地烘,轻轻地抖,直到茶叶熟而不焦,黄而不枯,茶柄脆而不碎,就像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烤茶要叶黄、梗泡、虾蟆背”一样,烤好的茶倒在茶具里,才能往里注入开水;所注入的开水,最好是用清澈的井水烧开,沏出的茶才会甘香四溢。加上佤族木鼓舞蹈歌舞表演,在这里喝茶,清静安详的自然环境,绚丽多姿、奔放豪迈的民族风情,更将茶之韵味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临沧傣家的茶馆柔情万种,傣家人住在竹楼里,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茶,茶馆自然与竹子是离不开的,临沧傣家茶馆,用竹装饰出一方柔情万种的天地,竹椅、竹凳、竹桌、竹篱笆、竹墙壁,无不显示出浓浓的文化氛围,连每一根栏杆也用整根的竹子套着,用竹茶壶盛茶水,一滴水也不会漏,发红闪亮的竹椅总令人遥想到古老的年月、幽深的大宅子以及钗环叮当的女人。“糯米香茶”是傣家人迎宾待客的礼品,在傣家人的心目中,茶饮要源于自然、亲近自然、贴近自然,“土缸储水土锅烧,土罐烤茶味道好”是傣家茶馆最真实的写照,“糯米香茶”的泡制采用的完全都是临沧傣族烧制的土缸、土锅、土茶罐、土茶杯等土陶器,用它们泡出的茶,不仅能品尝到糯米和茶的清香,还能咀嚼到大自然泥土的芬芳。品茶是正事,孔雀舞则是最好的作料,那种境界,也许只有临沧才独有。

  其实,临沧现代气息味很浓的茶馆也是遍及大街小巷,可与外地的茶馆相比,就没有多少特色可言了,这样的茶馆大多分布在临沧的闹市区,茶馆常常装修豪华,供茶讲究,这样茶馆基本上是用来接待大人物的,他们大多有明确的目的,从而缺少了一般传统茶馆所特有的休闲气氛。

  当然临沧也有一些大众化的贫民茶馆,那是人们消闲的好去处,这种茶馆人流大,信息多,茶馆内卖报的、擦鞋的穿梭往来,也算临沧茶馆一景。平民百姓在茶馆会友聊天,无拘无束;驾车挑担者喘气歇脚,也会在茶馆坐下;商人在茶馆讨价还价,或震耳欲聋,或低声细语,几碗清茶下肚,就成了一笔生意。茶馆还兼售香烟、点心,甚至供应饭菜。

  到贫民茶馆一般都是些寻找消遣的有闲之人,有的人常常一泡就是一整天。一张方桌,数张竹椅,一副麻将,一坐一个下午。家长里短,逸闻趣事,一摆就是半天。这些散布在临沧各个居民小区里或城边乡场上的无数无名茶铺正是构成临沧茶馆文化最基础的元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茶铺和喝茶的人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静静的讲述着临沧关于茶的故事。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