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背景条件--多民族文化乡和县古茶乡背景
发布时间 2011-07-08 浏览 27447 次
群落,一半以上茶树遭到断头,另由于野生茶树树质好,有的人砍树来制作三弦、烟筒、茶具等使毁树加剧。

B、对古茶不合理的市场炒作,使古茶的茶叶价格节节攀升。现景迈、芒景古茶和邦崴古茶的售价己达200元/千克,茶农对茶树进行掠夺式的野蛮采摘,严重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长,部分茶树的寿命缩短甚至是死亡,令人十分痛惜。

C、由于管理不规范,盲目抢购鲜叶,在加工上粗制滥造,导致茶叶品质逐步下降,不合理的市场竞争造成茶叶掺假现象突出,严重损害了古茶品牌的声誉和消费者利益。

D、很多珍贵的古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考查发现,有的古茶品质非常好,但由于面积较小,分布零星,得不到合理开发,本身具有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市场上仅当作普通茶叶卖掉,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2)几点建议

A、科学采摘合理养护古茶园

澜沧县虽然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澜沧县景迈山古茶保护条例》及《邦崴古茶保护条例》,但由于有关部门监督力度不够,茶农的保护意识差,使古茶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古茶树资源是澜沧县茶叶发展的历史见证,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极高的茶史、茶文化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各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提高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对古茶园的保护意识,切实做好古茶树保护工作,使古茶资源得以永续利用,造福子孙。

B、加强保护合理开发野生茶

普查发现,野生茶树大多生长在保护较为完好的原始森林中,茶树和其它植物相互依存共同生长,形成了特定的生物群落,对一种植物的破坏,必然会影响群落中其它植物的生长,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存。有关执法机构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滥砍滥伐野生茶树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切实保护好野生茶树资源。

C、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资源

澜沧县是茶树的重要原产地之一,境内分布着118270.2亩野生茶树群落,举世闻名的富东邦崴过渡型千年古茶树和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就足以证明。近年来,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和邦崴大茶树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其品牌效应己响誉国内外,然而,丰富的野生茶资源却没有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选择1--2个典型的野生茶树群落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从野生茶、过渡型茶树及古茶一套完整的茶叶利用过程,进一步丰富澜沧县茶文化的内涵,对提升和打造澜沧县茶叶品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D、深入挖掘民族茶文化建设茶文化旅游业

澜沧县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和独特的茶文化。大力弘扬茶文化,积极开展茶事、茶艺活动,深入挖掘民族茶俗及其内涵,普及茶知识、拉动茶消费,对促进澜沧茶产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澜沧众多的野生茶树群落、富东邦崴过渡型大茶王和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的旅游文化品牌,着力打造以景迈、芒景古茶系列产品为主体的茶旅游产品,不断提高澜沧茶叶的知名度,促进茶叶消费和茶叶贸易,把野生茶树群落作为自然文化遗产,古茶园作为旅游观光地,建设集"旅游、参观、购物"为一体的茶文化旅游业,以茶旅游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