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源头把牢茶叶质量关
发布时间 2011-08-05 浏览 5166 次
,每一个级中间设一个标准样,评茶员按“好茶好价、次茶次价、对样评茶、按质论价”十六个字的茶价政策去认真执行,各地都由收购部门派评茶员去对样评茶收购,每天向县茶叶公司审评室汇报收购进度、均价。在收购下来的茶中取有代表性茶样2个,一个送县、一个留底参考执行,县又向市、市向省报、随时执行上级的茶价批复。(茶样、茶价批复是用密件专人送达当地政府主要领导、茶站站长和评茶员)。评茶员每年都集中培训、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成绩优秀者继续担任评茶员。年年在茶区春茶没有大量开采之前召开茶叶试点会,先采第一批新茶作技术指导,评出本地优秀的茶样,供大家学习执行,制作好茶。由当地政府召集茶区茶农、干部、评茶员统一思想,布置收购质量、任务,贯彻奖励优秀的政策。按当年市场行情进行有序的收购、加工、出售茶叶,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这是国家以前对茶叶统购统销时期的一些做法,可从中吸取有利于茶叶质量提高的经验,贯穿到今后的茶业工作中去。

  各级政府等有关部门加大抽查、化验力度,也很关心茶业、茶农。我认为有利于茶叶生产质量的历史经验,各茶叶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把茶文章、茶市场做得更好更大,为广大消费者诚心服务。千万不能只顾自己挣钱,不管茶叶质量好坏欺骗广大消费者。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