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老成都眼中的藏茶技艺传习所
发布时间 2011-08-20 浏览 9874 次
的竹筒装、袋装藏茶,精美的盒装藏茶,精致的藏茶粽,还有竹编外壳的条茶;多种多样的藏茶衍生品,有茶帘、茶砖、茶枕和藏茶屏风。每一样都吸引人,李丽敏一时不知怎么选择。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她思考再三,拿起一根条茶。她说:“选条茶吧。我喜欢藏茶的清香,而这种竹编外包装恰好有利于茶香的逸散。”

  选好了茶品,她走到藏茶文化长廊的班禅特供区。只见两根大大的禅茶柱像卫兵相向而立,威武雄壮。“这是为纪念十一世班禅2005年来访,于2009年6月16日修建的。禅茶柱长100厘米,宽135厘米,高280厘米,由1600块上好茶砖砌成。”工作人员介绍,2005年6月16日,十一世班禅来访友谊茶叶公司。这是公司的莫大荣誉,也是对兄弟友谊藏茶品质的高度肯定。

  “我们抛出一块全公司员工用辛勤汗水浇铸的茶砖,引出的是十一世班禅的亲笔签名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哈达。”工作人员指着橱窗里的哈达,给李丽敏介绍“抛砖引玉”的故事。

  

  “和”之精神内核

  贯穿全所

  

  李丽敏继续参观藏茶技艺传习所。在藏茶文化长廊的尽头,有一幅用56个藏茶饼组成的“和”字,旁边有这样一段文字:和,古今中外广而意之。古以中庸为美,中庸实则和也。今者,旨在和谐。和,乃藏茶之精华。香气醇和,滋味醇和。藏茶皆和,和的真谛;同饮藏茶,共爱中华。

  李丽敏觉得,“和”之精神也体现在藏茶技艺传习所内。譬如,产品展示区的12缸1982年制的陈年藏茶,和各色的现代藏茶产品,是古今之和;现代藏茶产品从藏茶茶品,到藏茶衍生品,是现代经营理念和市场趋势之和;藏茶储备区的2250吨专门运至西藏的储备藏茶,和茶品展示区的主销内地的藏茶,是传统边茶和现代藏茶之和。

  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呼下,李丽敏来到品饮区,坐下来品藏茶。

  闲谈中,李丽敏了解到,于2009年12月成立的藏茶技艺传习所为藏茶技艺的保护、传承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也是和之精神之一。”她感叹道。

  记者 李璐君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