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兰商标的第一次转让,当时就在全县茶叶界引起很大争议。众多茶厂和茶叶经销商认为,翠兰茶叶从研制诞生到拿大奖,乃至成为区域名牌产品,是全县众多茶人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翠兰商标具有公益商标的性质。转让给一家民营企业显然不妥,也不利于翠兰品牌的保护和做强。
神雁有机食品公司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公司销售收入2001年仅20多万元,2004年已达300多万元。公司在2001年,将岳西翠兰茶申报为A级绿色食品;同年,选送岳西翠兰茶参加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被评为名牌产品;选送翠兰牌岳西翠尖茶和岳西翠芽茶参加首届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前者获金奖,50克参赛样品被拍卖出6900元的高价,后者获银奖;2003年,岳西翠兰商标被评为安庆市著名商标;2004年,岳西翠兰系列产品被被省政府认定为安徽名牌农产品。在正式将岳西翠兰商标转让给岳西茶协后,杨新华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神雁有机食品公司拥有翠兰商标的四年里,商标的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神雁功不可没。”杨新华的话得到了岳西茶界不少人的认同。难能可贵的是,翠兰商标的民转公与四年前的公转民是同一价格,神雁并没有提出升值要求,县茶叶协会在转让费之外,按实际情况支付了四年中神雁参加评比、进行申报的费用。与四年前的那次转让不同,这次转让,在全县茶界,博得了一片赞赏。
岳西县为什么要将翠兰商标收归公有?又是什么原因使神雁愿意将这块日益升值的金字招牌拱手让出?
地方著名品牌的困境
在神雁掌管岳西翠兰商标的四年中,岳西的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茶叶总产值由当初的4000万元左右增长到7900万元。与神雁掌管之前基本相同的是,一批乡村茶叶企业仍在生产和销售岳西翠兰茶,其中有一部分和神雁进行了合作,被神雁确定为翠兰定点产销企业,经过授权使用翠兰商标和包装,自行生产和销售;也有一部分是自行印制并使用了岳西翠兰的包装,属于侵权使用。这一时期,虽然神雁的发展较快,但其产销的岳西翠兰茶在总量中的比例并没有上升,反而有下降趋势。一位原岳西翠兰定点生产厂厂长透露:“在与多数授权的定点岳西翠兰茶生产厂家合作的过程中,神雁并未获得多少经济利益。大多数定点产销企业并没有向神雁缴纳管理费用,神雁很少对我们的产销情况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