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梧州市六堡茶农家茶协会副会长石靖玉谈“踏遍深山觅香茶
发布时间 2011-09-01 浏览 11388 次
村民习惯将茶叶存放在灶尾楼上,历经数十年的烟熏火燎。

  “在同类陈茶中,烟熏茶只有六堡茶一种。”石靖玉说,“这些都是先人最早掌握收藏茶叶的方法。这一收藏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正是老茶婆的古老气息吸引了石靖玉。若以季节区分,六堡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农家一般收藏春茶和秋茶,春茶主要收藏茶芽,秋茶则一定收藏霜降老叶茶(即老茶婆)”。

  石靖玉解释说,“收藏老茶婆尤其讲究季节,民间通常在霜降采摘老茶婆,因为此时的茶叶果香味特别清新浓郁,茶叶甘甜,回味持久,当地人称为六堡霜降茶。这是农家最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其独特香味任何茶叶无法替代,在同类茶中是难得的珍品。”

  

  好茶需向深山觅

  据石靖玉介绍,以前,六堡镇十多个村大部分都种植茶叶,一直延伸到周边的长发、狮寨、梨埠、沙头等镇以及贺州交界一带,这些地方所产的茶叶统称为六堡茶。其中,质量较好的是六堡塘坪、四柳、不倚、理冲四个村所产的茶叶。“这四个村与周边所产茶叶最大的区别在于香气和茶味。”

  秋天霜冻前后老茶树的老叶片,采下后用锅煮沸水杀青、阴干,挂至灶头上面保存,这类茶俗称“老茶婆”,叶片粗大、老硬,霜冻前干茶叶色黄,霜冻后叶色稍黑,滋味醇和甘甜。

  石靖玉说,他之所以醉心收藏老茶婆,除了因为它独特的香味外,还有其药用价值。老茶婆可用于治疗痢疾、消毒除瘴,有健脾益肾和提神的功效。这也是当地人喜欢收藏这一茶品的缘故。

  四年多以前,石靖玉还只是一个六堡茶收藏爱好者。当时,六堡茶价格猛涨,他便在六堡镇塘坪、四柳、不倚、理冲四个主要产茶区,挨家挨户收集各类茶叶。尽管有些地方较为偏远,车辆不至,但为了寻觅好茶叶,他总是愿意徒步数公里走入深山收集。早年,他收集的野生老茶婆就高达2万斤。

  

  陈年老茶价更高

  目前市场的陈茶分为两类,一类为熟茶,一类为生茶。熟茶多为梧州茶厂所制,即将茶叶人为加速发酵,使其由新茶快速地转变为旧茶。生茶则主要经过自然陈化,即在干茶成形后不经任何加工,置于通风阴凉的环境下自然陈化。石靖玉说,“此类茶越陈越好,是一种纯天然自然发酵茶,所以关键就看陈放的自然条件。”

  “六堡农家多有收藏生茶的习惯。”石靖玉说,农家收藏六堡茶一般都采用竹箩或者竹篮,也有一些放在木桶和木柜里面。农家住房以前一般分为冷楼和灶尾楼,冷楼是人居住的地方,与冷楼相邻的是厨房,在灶台上面通常用木板多搭一层用来放不常用的东西,在当地称为“灶尾楼”,农家人就是将采摘回来的茶叶,炒制加工后放到冷楼或者灶尾楼上,年复一年,让其自然陈化。

  在六堡镇,农家收藏老茶婆从古到今代代相传,而且茶叶越陈,味道越好。此说得到不少专业人士的佐证。专业评茶师郭维深认为,正是由于需要经过漫长的自然陈化,老茶婆这一茶种更能体现六堡茶越陈越有价值的特点。有着相同看法的石靖玉则这样总结说,“对于老茶婆,只要茶叶原料选料正、茶底好,选准适宜存放的地方,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收藏价值将会越来越高。”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