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紫砂就是觅名家珍品
发布时间 2011-10-12 浏览 8184 次
至60年代的宜兴,可以说是紫砂制造工艺能够流传至今、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时期。历经战乱的宜兴紫砂从业者仅存五十多人,而制壶的老艺人更是只剩下二十多人。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老艺人组织起了合作社,恢复了紫砂壶的生产。这个时期除了顾景舟之外,还出现了朱可心、王寅春、蒋蓉、吴云根、裴石民等一批壶艺大师,这些大师的作品,精品迭出,砂质优良,工艺规范,受到了壶具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与青睐。在2009年的秋拍中,蒋蓉、范曾合作的莲藕倒流壶,成交价达到了134.4万元。近代宜兴著名七大艺人之一的裴石民,有着“鸣远第二”的称号,他对紫砂壶泥色选配独到,既能作典雅古朴之光货,又能作千姿百态之花货,既可作古趣盎然之仿古品,又能作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瓜果动物,其求新求变求精求妙之精神颇能启迪后人。在今年的春拍中,裴石民的肩圆腰线壶,成交价达到了21.28万元。扁腹壶身,扁而不塌,沉稳宁静,肩上弧度润泽饱满,暗接流、把,前后一气贯通,自然流畅浑成一体,韵味无穷。

  工匠传承开门立派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宜兴紫砂壶以其得天独厚的泥料,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科学的生产工艺,精美绝伦的器物造型,有囗皆碑的实用功能,成为世界名陶。历代宜兴陶瓷工匠用烈火使陶土放出异彩,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提供了打开这个宝库的钥匙,让我们不断深入地进行紫砂陶的科学研究,探索奥妙。但无论科学如何发达,紫砂工匠的传承工艺是无论如何都模仿不了的,一代代紫砂工匠不断地推陈出新,才值得紫砂茶壶已经超越了茶壶本身的功能,上升至文化的高度,越来越得到世人的关注。我们欣赏紫砂器,应当说,脉落是清晰的,或传统、或现代。各种工艺介入紫砂器,丰富了紫砂器的表现形式,把握得好,应当相得益彰。数百年形成的传统手法,正是紫砂器内在的精髓,而现代手法介入,应当由表及里逐步深入融合,把握得不好,就会出现排拆现象。

  公认的现代“紫砂泰斗”顾景舟1996年去世后,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头衔的宜兴制壶名家目前大约能排出10位,多半是顾氏授过艺的徒弟。鉴赏者各有喜好,10家都有秘籍,谁能技压众人难找一个统一说法。但若说家族传承,排在前面的徐门汉棠和秀棠兄弟有他们不可复制的代表性:制壶跨5代,其中两代和顾景舟有师承,因联姻,和丁蜀镇其他制壶名家又有交错,形成的传承谱系可以说浓缩了宜兴丁蜀镇紫砂工艺自民国以来的传承史。

  此次拍卖的一把徐汉堂·古兽窥今壶充分体现了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对于传统与创新兼容并蓄,可谓独得其中三味。他的作品“古兽窥今”,这把紫砂壶以青铜器形为壶身,嘴、把、钮、足所塑的四种动物都是出自徐汉棠的想象,壶身以兽皮花纹为饰,仿佛远古神兽穿越水月之河,能够洞察古今,望穿未来。“古兽窥今”也因此而得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一把徐汉棠的菱花提梁壶,与历史上的诸款菱花壶不同,一改圆方之型,壶身似蒲包口花盆,颇感稳重,而较具空间的提梁设计,更使此壶华丽大度,徐汉棠大师开阔的眼界,深厚的功底,在此作上表露无遗。

  与顾景舟同时代的大师吴云根也有一位得益徒弟,他就是吕尧臣。他独创之“吕氏绞泥”出神入化,堪称一绝,海外有“壶艺魔术师”之称。所谓“绞泥工艺”,是指将多种色泥混在一起,捏搓、拍打成片制作砂壶。其困难在于容易因色泥烧成速度各不相同,导致砂壶产生裂痕,这考验作者对泥料、火候的认识与功力。此次拍卖的一件熊猫壶就是“绞泥工艺”的代表作,是吕尧臣为北京亚运会选送吉祥壶,壶底分刻有“北京亚运会选送吉祥壶庚午秋尧臣选壶”的字样,并有“吕尧臣”钤印。

  双重师傅值得关注

  所谓“双重师傅”名份现象,即艺徒二次拜师学艺,有二个正式师傅的现象。紫砂业界,自古以来门派纷立,门规森严,独门技艺独传,有谓“秘不相授”之说。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在宜兴的紫砂界却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对于藏家来说,可以重点研究这样的关系。

  一日授艺,终身为师。师傅的教诲之恩重如泰山,深如东海,这关系到一个艺人的修养素质和艺品、艺德问题,绝对应该严肃慎重。像周桂珍女士,这位紫砂业界著名的高级工艺师,1958年拜王寅春为师,在自己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受其丈夫高海庚的启发和指导,特别是接受高海庚的恩师顾景舟教诲,但她从来不拿顾景舟当成一块“金字招牌”。此次拍卖的曼生提梁为周桂珍大师一生中的代表作,刻绘上与很多大师有过合作,其中以冯其庸最为代表。此壶造型为清代著名金石家陈鸿数设计,成型难度很高,尤其是提梁,如此硕大的形体完美而无瑕疵,实属不易,再加冯其庸书法,并由当代陶刻大师谭泉海命名,堪称经典,正如周大师书中所言为一生中最为满意之作品。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紫砂壶在中国陶瓷史和物质文化史上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以一器之微,不仅耗尽历代才人智士、名工巧匠的移山心力,更是价等黄金,珍同鼎鼐。在紫砂壶的发展史上,历代名工的杰出贡献、探讨壶艺的设计制作史、详细品味壶艺的形、神、气诸方面的美学追求,都是不能被抹杀的。对于投资者来说,不妨可以从其传承上去发掘更多的珍品。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