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龙窑
发布时间 2011-10-18 浏览 8181 次
只在1000℃左右;本山绿泥烧制温度最高,需要达到1270℃左右。紫泥中,底槽青最耐火,纯正底槽青的烧制温度一般需要1170℃--1200℃,因其杂质最少,石英、云母、高岭土、金属氧化物较为均衡。

铁含量

烧成后显色

≤0.8%

白色

1.3%

灰色

2.7%

淡黄色

5.5%

淡红色

8.5%

红色

10.5%

深红色

≥11.5%

紫色

  泥料中的杂质一般是不耐高温的易熔物,一经高温就会发生气泡、碳化等火疵现象,出现废品。因此,从烧制温度上,就可以判断紫砂泥料的质量,特别是可以判断出泥料中是否添加了化工染料。一些壶艺人为了迎合经验不足的紫砂消费者对紫砂壶颜色的特别喜好,就在紫砂泥中添加化学合成的金属氧化物。这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呈色的金属氧化物被不同程度地还原出来,这样,就起到了着色剂的作用。但是,用这样的紫砂壶喝茶,时间长了,很难说紫砂业就不出现“三聚氰胺”事件。用化工泥制作的紫砂壶,是绝对不敢拿龙窑来烧的(朱泥也不适合),只有精纯的原矿黄龙山紫砂泥(清水泥)才敢在龙窑里烧,正所谓真砂不拍火炼。烧成的紫砂泥无论是朱、黄、紫,都呈古旧的土色,如果颜色鲜艳,即使是黑色,也肯定添加了化工染料。

  除了控制烧窑的温度外,装窑也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环节。段位、层次、里外都会导致细微的温度差异,窑尾、臼(摞起的匣钵,匣钵内放生坯)顶、中间,温度较高,不耐温的陶器则需要放到窑头、臼底、靠近鳞眼处。

  致密度,是衡量烧制水平的标准。最佳的情况就是再高一度就会发生气泡或熔化,当然,这是很难控制的。即使用温度可以精确到±1度的电窑,烧制效果也不能保证。因为除了温度外,泥料的品性也是一个很大的变量。

  在适宜的烧制温度下,烧成的紫砂泥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不同的泥料含铁量不同,是否富含铁质和高岭土,正是紫砂泥与甲泥的区别。

  窑变,是古龙窑烧制最具特色的现象,也是龙窑最具魅力的地方。但窑变却是可遇不可求的现象,无法设计,不可复制。就是可调动一切烧制资源的窑主,思前想后、绞尽脑汁,精置措、巧用火,最后打开匣钵,往往也是一声叹息。所谓的窑变,就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陶土在高温的环境中,因为温度、湿度、气流、火呲等条件的不同,陶器不同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化学变化,呈色物质不同程度地释放出来,在器物表面形成了不规则的颜色差异。影响窑变的变量很多,除温度、湿度、气流、火焰等因素外,还有燃料、匣钵缝隙、装窑火路、摆放位置、烧窑工技能等,这些变量混合一起,导致整体烧制气氛几乎不可控。

  烧制时间

  烟煤热窑:

  1、小火,200℃—400℃,8小时;

  2、中火,400℃--800℃,8小时;

  3、大火,800℃--1200℃,4小时。

  竹柴烧窑:大火,20小时,1200℃。

  烧制周期

  9-10天:装窑,3天;烧窑,40小时;冷却,2天;开窑:2天。

  夏季,3次/2个月,冬季,一月一次。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