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健军也指出,相对其他产品而言,饮料产品的研发投入并不大,大多数饮料新品都只是在口味多元化、包装多元化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改变,品类创新概率非常小,造成饮料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仅仅针对口味、包装等方面进行改变所需的研发能力并不强、资金也不大。所以各企业仍在全力以赴地推新。
然而,在同样情况下,国外品牌却优于国产品牌。有数据表明,国内饮料新品的成功率仅在5%以下,而国外品牌的成功概率则高出我国10倍以上。
向健军认为,之所以我国饮料新品成功率低,主要归结于国产品牌急功近利、期望即时获利的投机性思维意识。这种意识致使企业缺乏长期经营意识,不经过详细的前期调研就盲目推出新品,只为能在饮料大军中分得一杯羹。
新品寿命普遍堪忧
事实上,饮料新品在经过炒作后就销声匿迹的案例非常多,各饮料企业都面临着新品寿命堪忧的同一难题。另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娃哈哈。曾经大举推出的非常可乐、非常柠檬、非常甜橙、非常苹果、非常咖啡可乐、非常冰红茶、非常冰绿茶以及闻名一时的啤儿茶爽早已不见踪影。如今,纵观市场上的娃哈哈饮料,仍是呦呦奶茶、营养快线等产品为主打,其他的则是娃哈哈今年才推出的一些新品。
当年,娃哈哈大手笔推出啤儿茶爽,号称4000多家一级经销商、4万多家二级经销商及几百万个销售终端,即使如此财大气粗,却仍阻止不了啤儿茶爽这一"亲儿子"的夭折。当然,这不是娃哈哈的品牌效应不够,因为就连世界第一大饮料制造商可口可乐,也曾多次繁衍失败,比如"天与地"、"茶研工坊"、"岚风"等多款产品也基本不为人所知。
对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介绍称,受消费者选择多元化及好奇心等因素影响,饮料新品一旦推出,企业并不担心该产品会出现无人购买的情况,而且说不定该产品就侥幸胜利了。这种侥幸心理超越了理智,从而也就导致了饮料市场新品频频推出又频频死亡的现象。
新闻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