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风格篇:“滋”与“质”(谈普洱茶数字化评价体系三)
发布时间 2011-11-03 浏览 5184 次
如果细分到易武地区各个寨子,那也可以再细分下去。

  “滋”在普洱四个阶段中的表达各不相同,应该和四个阶段的特性联系起来,灵活运用,困难的是依旧需要经历和经验,如果品茗到大字红印和福禄贡,你就知道那个阶段的“滋”该如何表达

了,“滋”是主观的东西多一些,自己满意的,一般给 3 分,超级满意的,给 4 分,茶友间相互交换评价,会产生比较一致的评价,也是“滋”无法度量、无法文字描述的困难之处。

  一般性的原则:由于“滋”是包含在茶韵中的一部分,考虑到和茶质的联动性,“滋”的评价和“津”的评价相差在上、下一个等级左右,这是很满意与不太满意的一种表达方式。

  “质”的品级也是 0-5 ,晒青是基本保证,观察叶底,两叶一芽带嫩梗才是最好的“质”,这里要摒除普洱茶低迷时期那种所谓的绿茶化分级标准,普洱茶低迷时期为贩卖而产生的什么“尖”、“芽”之类,普洱茶现在已经回归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有历史上的古董茶作标杆,蓝标宋聘叶底里梗比比皆是。

  两叶一芽带嫩梗,嫩梗完整的给 5 分,不过基本很难保证,一般给出的 4 分最高了。你无法想象品质优良的茶,会用机械化采摘方式,或者随便乱采,从叶底就能窥探出很多信息。

  虽然在风格篇中的两个项目,评价上有点主观和各人的标准不同,但是在整体上通过加权处理,对茶品的评价影响不会很大,重权在茶韵茶魂那里。

  现在对新生茶可以完整的用四个数字表达了,以易武茶为例,优秀的自然生态生长环境、完美杀青、晒青干燥、精心采摘、精心制作,“气”就无需考虑了,“津”可以达到 3 ,“滋”可以达到 4 ,“质”可以达到4,表达就是:0 3 4 4(易武),这样的易武茶确实存在,我就遇到过,作为易武的标杆茶。

  当然,易武茶区各寨茶的风格也不尽相同,但是易武茶区总体的风格还是相近的,无特别原因,无需特别区分到那么细致。

  对于陈年茶,上文提到的蓝标宋聘,具备了 5 5 品级,“滋”无可挑剔,完全具备了润、化、柔的特性,具备药香、陈香,如果“滋”表达为 5 是恰当的,那么和这款茶比较起来,下文要提到的大字红印,相比较下,具备了润、化、柔的特性,陈香显,“滋”只能表达为 3 了,就一条:药香是最高境界,这样比较下来,福禄贡也许只能在“滋”上表达为 2 了,这都需要实际拼配,才能感受到这个“滋”的排列。

  “滋”的品级,极大的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这没关系,在普洱结构中,地位相对较弱,对一款茶的评价,主要还是茶魂,这和目前流行的普洱品茗观念相当的不同,注重“滋”还处于表面阶段,注重茶魂,那是一个境界。

  在普洱新生茶阶段,“滋”是看风格、汤厚重感、耐泡度、香型、加工缺陷等,在普洱生茶阶段,“滋”是看汤厚重感、耐泡度、香型、转化方向、仓储等,在普洱陈茶阶段,“滋”是看汤厚重感、陈香表现、转化方向、仓储判断等,在普洱茶阶段,“滋”是看陈香、药香、汤感、仓储等。各阶段的重点不同,针对阶段不同灵活运用。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