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云南普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 2011-12-08 浏览 6202 次
关沱茶至今已逾百年,曾三次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三次荣膺世界食品“金冠奖”,并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产品注册”。近三年来,公司致力于茶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继2005年成功举办“下关沱茶瑞贡京城”活动,以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赠送发行“天下和合两岸沁香”纪念茶以后,于2006年又成功举办了以下关沱茶进藏为标志、“世代茶缘藏汉和欢”为主题的企业大型公益活动。三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扩大了云南普洱茶的知名度,为云南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普洱茶的本质是“后发酵”,微生物的发酵是其核心价值所在,是生物的产品,是时间的产品,普洱茶独特陈香和回甘滋味在于它的形成处于不同的时空境界之中,具有不可模仿性。下关的风、下关的燥、下关的湿、下关的热、下关的冷、下关气候的多变,也许把茶马古道上江边的风、河谷的湿热、山岭的清凉、雪域的寒冷和地域的多变囊括于一身,茶马古道重镇下关真所谓是:“禀天地之灵气,集山川日月之精华。”我在猜想:下关也许就是普洱茶的天堂,不然下关沱茶怎么会名扬中外呢。这种经过蒸、压而带有“蜜香味”的佳茗给世人一种新鲜的体验和陶醉——“沱茶的清香使人想起农家院落的芬芳……”。“从来佳茗似佳人”(宋苏轼),下关沱茶的独特风味,真真不负“妙香佛国”——大理,钟灵毓秀之地。

  白族“三道茶”这一社会文化品牌和白族地区特有的礼仪习俗,通过与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展演等文艺形式相结合,以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进入了文化市场,对推进大理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既浸透了白族人民豁达好客的浓情蜜意,也蕴含着无限深邃的人生哲理。它的起源,唐代樊绰《蛮书》中将茶“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是回味茶最初的雏形。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有“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探索其演变的历史。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