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美丽的白毫银针传说
下一主题:白茶:古人饮茶的六境
三、茶人、茶商、茶馆
自清、民国以来,白琳因茶出名,因茶而起落,茶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而变化,几多欢喜几多愁,伴随着茶派出生许多茶人(茶商、茶农)。
《福鼎乡土志地理》:“……十四都……举州一带多植茶,谷雨一过,人行路中,茗香朴鼻。”可以看出白琳茶叶生产分布于农村乡间,以茶农、茶人自家生产毛茶为主。所有茶叶集市于白琳,经茶商远销至海外。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制茶的经验智慧,生产茶叶技术日臻完善。茶业发展几起几落。1860年“白琳工夫”红茶遭受印度、锡兰等国红茶与国内安徽祁门红的冲击,茶价大跌,以致于翁江萧家“三泰”茶行,一夜之间在上海一把火烧毁,囤积五年的红茶,使家族一夜之间败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国际茶价下跌,许多白琳茶商破产,茶行、商号纷纷易帜;民国十九年(1930年)何金标劫掠白琳时,烧毁大马路房屋几十榴,同时也烧毁了一些茶行,劫持茶商子女为人质,一定程度影响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