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懋:用科学普及化解“恐茶症”
发布时间 2012-05-25 浏览 5007 次
过大田实验、植物残留监测、室内毒理实验、生态环境评价、专家论证与风险评估等一系列步骤,之后还要按世界茶叶最高摄入量做几十次泡茶实验,并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化合物最大摄入量比对,最终才能得到一个标准。

  “一个标准的出台要耗时几年,而且必须进行大量实验。”陈宗懋说,“所以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标准越严,就说明它的标准越科学。”

  “恐茶症”如何化解?

  “我研究茶叶几十年了,但说实话,不是自己种的茶叶都不敢喝。”一位从事了一辈子茶叶质量检验的专家曾在媒体上公开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但据记者调查,在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福建安溪,茶农们的说法是,“自家的茶叶自己都喝”。

  专家与茶农大相径庭的态度,反映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信任缺失。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陈宗懋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相关知识的科学普及还做得不够深入。

为此,他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在茶农和加工厂这端,需要大力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