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茶界畅想
发布时间 2013-03-22 浏览 11883 次
饮茶”标准下纠结“度日”。一方面,不敢大张旗鼓宣传越陈越好、越陈越香的概念(至今尚无科学依据),这不符合科学饮茶标准。但凡茶叶归入食品,就必须有最佳饮用期和保持期,同时将来还会有“销售临界点”的制约。老茶不等于没有期限的存放。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个人的饮茶习俗(民俗)往往是与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科学)相互抵触,尤其是对待发酵和后发酵茶的看法——科学饮茶与民俗饮茶问题。

一方面,由于要考虑地方支柱产业和茶农利益问题,对于有关部门而言,有些事情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一方面,正是有些投机者对于老茶概念的误导,导致人们对普洱茶贮藏过量,实际上已经大大制约着所谓普洱茶“春天”的到来,当人们还在不断地收藏普洱茶——并非拿来实际饮用时,很难想象到这一产业会与“春天”有关。

今天,当我们为一款高价普洱买单时,我们购买的已不再是一种体验,而是一种越老越奢侈的形象;不再是茶叶的质量,而是它带给我们的幻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