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2011013期封面红茶的
下一主题:中国茶的全球化演进史
红茶的变革
桐木村村民户口本上都注明是“茶农”,整个武夷山,这样的专业茶村只有两个,桐木和天心,一个做正山小种红茶,一个做岩茶。茶农的粮、棉、油等物资都由国家统一供给,“大米成年人每月30斤,18岁以下每月20斤”。在桐木村,正山小种的初制加工是家家户户传下来的手艺,红茶的工序跟岩茶比起来相对简单,一芽三叶的茶青,采摘、萎凋、发酵,最后烘干。正山小种红茶的独特之处在于,萎凋和烘干两道工序都在杉木修建的青楼中完成,都要燃烧大量的松木来加温烘烤,这也是它烟熏味、桂圆味独特口感的关键。
为什么用这种烟熏烘烤的方式来做茶,桐木村有自己的传说。据说桐木以前做的也是绿茶,明末的某个采茶季节,北方军队路过桐木强行驻扎,军队走后,家中的茶青已经发酵变红,村民无奈之下将茶叶揉搓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来烘干,制成后的毛茶乌黑油润,有一股松脂香,挑到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贱卖,第二年竟有人以2~3倍的价格前来定制。实地踏访桐木之后,我觉得气候条件其实是更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