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变革
发布时间 2011-06-21 浏览 10765 次
2斤4两芽头回来,交给厂里的制茶师傅梁骏德、江进发和胡结兴。芽头到底要怎么用红茶的工艺来做?完全是集思广益的摸索,江元勋指着办公室里的一块玻璃板,“当时揉捻就是在这块板上做的”。芽头嫩,从萎凋开始,揉捻、发酵、烘干,每道工序都需要改变,最后做出来茶汤色金黄,香气浓郁。

  金骏眉的名字也是大家一同取的,“金”指的是茶带金色;“骏”有崇山峻岭之意,也有当时的茶芽不均,形似海马之意;而“眉”指的就是用芽头制成的茶。“2005年总共只做了几斤,分给几位北京客人,2006年做了不到200斤,号称茶痴的孙连泉以成本价3600元一斤拿走了绝大部分。”江元勋回忆。金骏眉的传奇从这里开始,当年孙连泉就带来重要级的客人邓琳到访武夷山,接着,金骏眉的名字就传到了福建省领导那里,接着南平市的领导打电话过来,“要10斤金骏眉”。江元勋笑,“哪里还有那么多茶叶”。一来二去,金骏眉越来越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2008年,金骏眉正式量产面试,定价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