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大滇说茶:中期普洱茶
下一主题:周红杰:普洱茶的选购
2002年11月26日的云南信息报,刊载了这么一则新闻,标题是:「100克普洱茶卖了16万」,文中提到23日在广州举行的优质茶评比会场上,产自当年思茅地区的普洱茶:「宫廷普洱」渥堆嫩尖散茶,被广东地区(应是香港)某茶商以高价标得。一时之间,普洱茶又热闹滚滚地成为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
无独有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京晚报刊载了另一则消息:「京城茶叶市场起风云 六两普洱茶要卖百万元」。什么普洱茶又如此高的身价呢?答案是宋聘号七子饼,一片300克,陈期80年以上的陈年老茶。
两种普洱,一新一旧,一生一熟,应该都有充足的理由,使得他们只得如此的身价,问题是,理由在哪里?2003年3月20日的台北唐人工艺,邓时海教授在欢迎大陆思茅地区来台考察访问团的「两岸普洱茶文化交流座谈会」上,点燃了这个话题。
会中由思茅地区的代表先提出了几点报告,大约包括了:其一,从冰河时期延续生存到现在,世界最古老的原生茶树种,除了西双版纳有发现外,思茅地区也有纪录;其二,对于普洱茶的名称与产地的界定,以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