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广东侨乡英德的“红茶
下一主题:斗坦洋工夫茶 比品质
“会稽红”“天姥红”“越红”……短短一年内,十几个红茶品牌在绍兴崛起,背后是茶农、茶厂、茶商们对商机无比殷切的眼神。不过,如何把生产力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效益,依然是摆在“绍兴红茶”面前一道需要深究的课题。
前不久,“会稽红”以其5000余元一斤的高端定位惊艳亮相,业内外对它“正山堂工艺”背景好奇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红茶市场利润空间的热切猜想。
应该讲,绍产红茶品牌的集体亮相,固然有茶业发展多样化的需求,市场消费需求变迁的作用,同时更有当前茶叶市场高利时代难以为继的共识。
绍产红茶“集体发力”固然让人欢欣鼓舞,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其面前是一个基本被“滇红”“祁红”“宜红”及“正山小种”布局完毕的国内红茶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