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红茶”,何日再“红”?
发布时间 2013-07-12 浏览 5947 次
还存在着不少困难。据了解,该县30%左右的茶园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出水平低;茶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精深加工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茶叶品牌多而杂,成为提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羁绊。突破做大做强“河红茶”的“瓶颈”,非一日之功。用创新的思维,“攥成拳头”,唱好“大合唱”,舍此别无他途。

  可喜的是,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已成为铅山县上上下下的共识。今年,该县多渠道投入3000万元,正在高标准兴建6000亩标准化生态茶园,抓好5000亩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同时,出台政策,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各类合作组织等通过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集中连片开发茶园,引导企业采取联合、参股、兼并和租赁等方式,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国内和省内知名品牌。

  人们相信,只要铅山人抢机遇、出实招,“河红茶”重新叫响世界之日定当不远。

  本报记者宋海峰 实习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