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七彩云南“酝化直通车
下一主题:送礼要低调,“饼饼”
与产量动辄以千吨计的大益、下关等一线品牌相比,多数面向品饮型消费群的“小众”普洱茶品牌很难迈过年产百吨大关。受原料来源所限,“小众”茶商往往纠结于坚守品质与做大市场的矛盾,而要实现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做品牌还是做圈子也是必须厘清的现实问题。
圈子生存要靠专属微小市场
李桂荣:致正的产品每年只有十吨左右,这个产量没办法走大众路线,再说价格也非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我们面向的是真正懂茶的顶尖玩家,锁定了这部分顾客,每年的销售根本不用担心。
郑少烘:在普洱茶行业,做圈子与做品牌会长期并存。某种程度上,普洱茶是一种“嗜好型”饮品,一些“小众”茶商开发的具有独特韵味的产品,有能力影响一部分拥趸,培养起专属的微小市场。只要品质稳定,生存不是问题。
许爱林:行峰者胜只做勐库茶,一年十来吨产量。我做了四年圈子茶,今年才开始在展会上亮相,目的是为了推广品牌。以前并非不想参展,而是“底气”不足,由于对品质要求过高,产量没办法做起来。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以“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