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品味普洱茶的多种滋味
下一主题:简谈普洱茶的喉韵与茶
曾于2005年说过「普洱茶还未凸显其文化」,这句话来源是因为我提出质疑普洱茶没有完整的自有体系,2005年以前普洱茶审评标准极其怪异,生茶是绿茶标准、熟茶类似红茶评鉴,品鉴及冲泡器具使用绿茶与乌龙茶类的盖碗、紫砂壶,甚至连何谓普洱茶都搞的沸沸扬扬,香港人说「云南只是生产半成品」,云南人说「普洱茶云南人说了算」,都是名与利的纠葛。
绝多数人无法辨识云南阿萨姆种与中国小叶种,在茶种都无法辨识的情形下,普洱茶谁说了算?至今如此。近年又争议纯料与拼配,我则不断询问「谁品鉴的出纯料?」无人能答的情况下,拼配与纯料有意义吗?纯料就代表普洱茶精髓与文化?以前的「布朗山茶区纯料」涵盖现在的布朗山、广别、贺开、班盆、老曼娥、班章等现在「村寨纯料」,真能分辨这些村寨?以前的「南糯山茶区纯料」包括现在半坡新老寨、石头新老寨、姑娘寨、ㄚ头寨等「村寨纯料」,谁能区分?以前「景迈茶区纯料」包含现在的勐本、景迈(大坪掌)、翁基翁洼、芒景芒洪、帮坡几个「村寨纯料」,谁能区分?怎样才是拼配?如何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