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六大茶山主要对外运输
下一主题:茶友须知:缔造优质普
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茶叶分类体系和茶学科学体系的建立,普洱茶的界定日愈明晰。上世纪70、80年代随着普洱茶加工技术改进和创新,普洱茶品质的演变产生了很大飞跃,因而关于普洱茶归属确定的表述亦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已在随后出版的茶学辞书上,均清楚地反映出了普洱茶的这种演变: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农业出版社,1988年):普洱茶“条形黑茶之一。普洱茶名目较多,有普洱散茶、普洱沱茶、园茶(七子饼茶)、紧茶、饼茶,普洱茶指的是普洱散茶。品质特点是条形肥壮,汤色橙黄,香味醇浓,带有特殊的陈香。他是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主,筛制成半成品后,经过潮水沤堆,促进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在湿热条件下转化,以形成其独特的品质。”
《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采摘其鲜叶,经杀青后揉捻晒干的晒青茶(滇育)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沤堆)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普洱散茶外形条索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猪肝色),滋味醇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