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寿命与收藏价值观之思考
发布时间 2013-10-22 浏览 5849 次
市场,而且还是将普洱茶,销售到东南亚市场重要集散地。那时其它地方喝普洱茶的人不多,但在香港却是大茶楼每天都要销售的茶,那时候的普洱茶都由云南的私人茶庄手工生产,最有名的是宋聘号、同兴号和同庆号三大茶庄。直到1949年以后这些私人茶庄都收归国有,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普洱茶开始采用机器大量生产,而生产过老茶的茶厂多次变革、茶树木现代化改良,茶品质量已经不能和以前相提并论了。

由于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原来的香港大茶楼存有大量的老普洱茶饼,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日日消耗普洱茶,这些老茶数量越来越少了,到七八十年代这些茶叶渐渐停用。后来很多传统茶楼停业,茶叶被转卖出去,不少茶饼被卖到台湾,在台湾掀起喝普洱茶的热潮。21世纪初这一热潮,随着大量台湾人到内地经商,蔓延到内地形成高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普洱茶的价值,并形成普洱茶收藏热潮。

1949年以前的普洱茶,都是手工生产出来的,产量较少,相比现在大厂出品的机器压制茶,手工压制的茶反而比较优良。因为手工压制的茶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