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普洱成本上涨缘于资本
下一主题:如何决胜普洱茶市场?
反差:二三线品牌“增值”有限
年份老茶价格屡屡走高,伴随而来的是业界对老茶投资风险加大的担忧。
与“清代茶”、“名人茶”等概念老茶快速“增值”方式对应的,则是占据市场最大份额的普通普洱茶的“慢增值”甚至“负增值”。
2007年,藏家许先生以0 .6万元/件(84饼)的价格入手了一批八角亭“0432”青饼。陈放六年后,该批次“0432”的最新报价去到了约1 .2 6万元/件,“增值”幅度仅为110%。
同在2007年入市的东莞某茶商自创品牌,一批陈放六年的熟茶清货价仅6000元/件(42饼),与今年一些二三线品牌的新茶价格相当。
“刨去通胀因素、仓储及物流等成本,使用台地料的二三线或非知名品牌普洱茶‘增值’空间非常有限。”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热炒的基本上是年份老茶、名人茶、古树纯料等“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