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绿茶思维下的普洱茶 茶业复兴
发布时间 2014-01-21 浏览 9221 次
一栏中注明“不分等级”。更没有“鲜叶”和“晒青”茶的分级指标。只所以这样做,是有两点考虑:

一是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其最终的品质只能在陈化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鉴别;

二是普洱茶按传统的工艺习惯,基本上是以粗老叶为主,有其特珠的选料标准。与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在用料标准及习惯上差别极大。暂时无法界定。

但是近几年来,普洱茶界竞悄然地将绿茶的“鲜叶质量分级”和绿茶的级别标准引用到普洱茶中,并有意识以“芽叶”含量的多少做为分级标准,“芽叶”比例愈高,级别也愈高,形成了“绿茶标准”的翻版。

这自然给普洱茶界一个错觉,似乎选用品级愈高的原料,愈能做出好的普洱茶。因此,大量的以芽头制作的“宫廷普洱”,以芽头撒面的饼茶更是层出不穷。而真正以七级料(新国标为八级)为主体的普洱茶却愈来愈少。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